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hē

ㄏㄜ

部首 言

部外 5

總筆畫 7

繁體 訶

訶 㱒 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C3

左右結構

451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skg

ivmnr

saj

31720

拼音 hē

注音 ㄏㄜ

部首 言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8BC3筆順 4512512

標

诃 基本解釋

● 诃

(訶)

hē ㄏㄜ


  1. 「訶」的簡化字。

英語 scold loudly, curse, abuse

德語 beschuldigen, tadeln

法語 gronder,réprimander

【漢典】
【酉集上】【言】 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诃」字頭,请參考「訶」字。)
【酉集上】【言】 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古文〕㱒【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虎何切,音呵。【說文】大言而怒也。【廣韻】責也。【正韻】譴也。【後漢·文苑傳】禰衡言不遜順,黃祖慙乃訶之。【蜀志·廖立傳】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北史·張矅傳】勵已溫尋,非欲詆訶古人得失也。

又官名。【隋書·婆利國傳】官曰獨訶邪拏,次曰獨訶氏拏。

又木名。【本草釋名】訶棃勒,一名訶子。【嵆含·南方草木狀】樹以木梡出九眞。

又國名。【唐書·地理志】廣州東南海中有訶陵國。

又通作呵。【前漢·食貨志】縱而弗呵。

又通作何。【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師古曰】何,問也。

又通作苛。【前漢·王莽傳】苛問不遜。

 

【漢典】
【卷三】【言】

↳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诃」字頭,请參考「訶」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大言而怒也。从言可聲。虎何切

《說文解字注》

(訶)大言而怒也。从言可聲。虎何切。十七部。

【漢典】

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ɤ˥

粤语 ho1潮州话 o1 ho1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訶」。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訶」 余贎乘兒鐘春秋晚期集成184「訶」 郭.窮.5「訶」 說文‧言部「訶」 「诃」「诃」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訶
㱒
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抲(he1)
    2. 訶(he1)
    3. 欱(he1)
    4. 𠀀(he1)
    5. 何(he1)
    6. 嗬(he1)
    7. 㰤(he1)
    8. 喝(he1)
    9. 蠚(he1)
    10. 呵(he1)
    11. 苛(he1)
同部首
    1. 谖
    2. 诰
    3. 讳
    4. 记
    5. 谇
    6. 讻
    7. 谩
    8. 诛
    9. 诏
    10. 讪
    11. 谑
    12. 谣
同筆畫
    1. 尪
    2. 𠖃
    3. 妋
    4. 劰
    5. 驲
    6. 阽
    7. 毐
    8. 吪
    9. 妦
    10. 㧀
    11. 位
    12. 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