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uí

ㄏㄨㄟˊ

部首 虫

部外 6

總筆畫 12

痐 蚘 蛕 蜖 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6D4

左右結構

2512142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lkg

liwr

ijj

56100

拼音 huí

注音 ㄏㄨㄟˊ

部首 虫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86D4筆順 251214252511

次 通 標

蛔 基本解釋

● 蛔

huí ㄏㄨㄟˊ


  1. 〔~蟲〕寄生在人或其他動物腸子裏的一種蠕形動物,像蚯蚓而沒有環節。能損害人畜的健康。

英語 tapeworm

德語 Rundwurm (S)

【漢典】

蛔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蛔

蜖、蛕、痐、蚘 huí

名

(1) 蛔蟲 [ascarid;mawworm]

蛕,腹中長蟲也。從蟲,有聲。字亦作蚘,俗作蛔。——《說文》

(2) 又如:蛔厥(中醫病名。症狀有腹痛、嘔吐、四肢冰涼等。爲比較厲害的蛔蟲感染症,因爲可以發生神經症狀,如腦膜炎一樣的症狀,故有「厥」之稱)

常用詞組


蛔蟲病
【漢典】

蛔 國語辭典

蛔ㄏㄨㄟˊhuí
名
  1. 動物名。圓形動物門蛔蟲科。形似蚯蚓而無環節,色白或米黃,寄居於人或家畜的腸內,能引起腸痛、吐瀉等毛病。俗稱為「蛔蟲」。

【漢典】
【申集中】【虫】 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蛔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胡隈切,音回。同蛕。

【漢典】
【卷十三】【虫】

↳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蛔」字頭,请參考「蛕」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腹中長蟲也。从虫有聲。戶恢切

《說文解字注》

(蛕)腹中長蟲也。从虫。有聲。户恢切。古音在一部。

【漢典】

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ei˧˥ 日语读音 HARANOMUSHI韩语罗马 HOY现代韩语 회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fi2 [梅县腔] fi2 fui2 [海陆腔] fui2 [客英字典] fui2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宝安腔] fui2粤语 wui4

吴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蛔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痐
蚘
蛕
蜖
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繢(hui2)
    2. 㽇(hui2)
    3. 蚘(hui2)
    4. 蜖(hui2)
    5. 佪(hui2)
    6. 恛(hui2)
    7. 迴(hui2)
    8. 茴(hui2)
    9. 回(hui2)
    10. 廻(hui2)
    11. 烠(hui2)
    12. 鮰(hui2)
同部首
    1. 䖣
    2. 蚌
    3. 蠒
    4. 蟡
    5. 螵
    6. 蜋
    7. 䗇
    8. 虱
    9. 虼
    10. 蠡
    11. 蜈
    12. 䖲
同筆畫
    1. 達
    2. 𠔤
    3. 缂
    4. 䟣
    5. 䧛
    6. 𠍤
    7. 䟫
    8. 葶
    9. 㱦
    10. 焾
    11. 揗
    12. 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