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ū

ㄍㄨ

部首 虫

部外 5

總筆畫 11

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6C4

左右結構

25121412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dg

lijr

iej

54160

拼音 gū

注音 ㄍㄨ

部首 虫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86C4筆順 25121412251

通 標

蛄 基本解釋

● 蛄

gū ㄍㄨˉ


  1. 〔螻~〕見「螻」。
  2. 〔蟪~〕見「蟪」。

英語 mole cricket

法語 Gryllotalpidae,courtilière

【漢典】

蛄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蛄 gū

名

(1) 螻蛄 [mole cricket]

蛄,螻蛄也。——《說文·虫部》

嘹嘹溼蛄聲,咽源驚濺起。——唐· 李賀《昌谷詩》

(2) 另見 gǔ

基本詞義


◎ 蛄 gǔ

(1) ——見「蝲蛄」( làgǔ)

(2) 另見 gū

【漢典】

蛄 國語辭典

蛄ㄍㄨgū
  1. 參見「螻蛄」、「蟪蛄」等條。

【漢典】
【申集中】【虫】 蛄·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蛄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蛄·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

【漢典】
【卷十三】【虫】

蛄 《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螻蛄也。从虫古聲。古乎切

《說文解字注》

(蛄)螻蛄也。孟子。蠅蚋姑嘬之。蚋一作?。或云?姑卽螻蛄也。从虫。古聲。古乎切。五部。

【漢典】

蛄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 唐代读音 go日语读音 KERA

客家话 [海陆腔] gu1 [宝安腔]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客英字典] gu1 [梅县腔] gu1粤语 gu1

近代音 見母 魚模韻 平聲陰 孤小空;中古音 見母 模韻 平聲 孤小韻 古胡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模部 ;王力系统:見母 魚部 ;

吴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蛄」 說文‧虫部「蛄」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菇(gu1)
    2. 鮕(gu1)
    3. 沽(gu1)
    4. 苽(gu1)
    5. 唃(gu1)
    6. 辜(gu1)
    7. 鈲(gu1)
    8. 㠬(gu1)
    9. 巭(gu1)
    10. 嫴(gu1)
    11. 箛(gu1)
    12. 蓇(gu1)
同部首
    1. 虾
    2. 蝍
    3. 蚭
    4. 蟺
    5. 蟽
    6. 蟂
    7. 蚦
    8. 蚞
    9. 蟇
    10. 蚘
    11. 蝝
    12. 蚏
同筆畫
    1. 䡉
    2. 娸
    3. 梒
    4. 㟤
    5. 埸
    6. 㫲
    7. 䄉
    8. 庵
    9. 欳
    10. 脭
    11. 婧
    12. 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