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
- 耳鳴。《楚辭•劉向〈九歎•遠逝〉》:「横舟航而濟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 依靠,倚賴。《荀子•子道》:「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
- 願意;快樂。《詩•邶風•泉水》:「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 恐惧貌。《文選•枚乘〈七發八首〉》之六:「聊兮慄兮,混汩汩兮。」
- 苟且;輕率。《楚辭•九章•惜往日》:「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 談;閒談。如:聊天;閒聊。
- 副詞。①表示動作行為是暫時或權宜性的。相當於「姑且」、「暫且」。《詩•檜風•素冠》:「我心傷悲兮,聊與子同歸兮。」②表示程度輕微,相當於「略微」、「絲毫」。晋陶潛《西田穫早稻》:「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
- 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左傳•昭公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為人也多矣。」
- 姓。《通志•氏族略五》:「聊氏,望出潁川。」
● 聊
- 木名。朹之別種。《爾雅•釋木》:「朹,檕梅。朻者聊。」
英語 somewhat, slightly, at least
德語 die Zeit totschlagen, die Zeit vertreiben ,plaudern, klönen (V),Liao (Eig, Fam)
法語 seulement,bavarder
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耳,卯( mǎo)聲。本義:耳鳴)
(2) 同本義 [ring in the ears]
聊,耳鳴也。——《說文》
橫舟航而濟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劉向《九嘆》
又如:聊啾(耳鳴)
(3) 依賴,憑藉 [depend on]
百姓不聊生。——《戰國策·秦策》
衣與繆與不女聊。——《荀子·子道》
上下相愁民無所聊。——《戰國策·秦策》
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窮餓無聊。——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不復聊賴——《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聊生;聊賴
(4) [口]∶閒談 [chat]。
如:晚飯後咱們聊聊
詞性變化
副
(1) 略微,略 [slightly]
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又如:聊陳愚見;聊勝一籌(略微高出一點);聊勝於無(比沒有稍好一些);聊聊(稀少)
(2) 姑且,暫且 [for the moment]
聊與之謀。——《詩·邶風·泉水》
聊資一歡。——清· 袁枚《祭妹文》
聊相爲言之。——唐· 韓愈《朱文公較昌黎先生集》
聊舉數人以訓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聊當(權當;猶如);聊復(暫且);聊報涓埃(姑且略微報答)
形
(1) 驚恐,恐懼的樣子 [fearfully]
聊兮慄兮。——枚乘《七發》
又如:聊慄(恐懼的樣子)
(2) 精,深 [deeply]。
如:聊慮(精心考慮,深思)
常用詞組
聊 國語辭典
-
樂事、興趣。《楚辭·王逸·九思·逢尤》:「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遊。」漢·王延壽·注:「聊,樂也。」
-
姓。如漢代有聊倉。
-
藉、依賴。如:「民不聊生」。《文選·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
閒談。如:「聊天」、「閒聊」。
-
姑且、暫且。如:「聊備一格」、「聊表寸心」。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首之三五:「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膫。【說文】耳鳴也。
又【韻會】語助。【詩·唐風】椒聊之實。【傳】椒聊,椒也。【疏】聊,語助也。
又【博雅】聊,苟且也。【詩·衞風】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傳】聊,願也。【箋】聊,且略之辭。【晉書·阮籍傳】聊復爾耳。
又賴也。【前漢·張耳陳餘傳】使天下父子不相聊。【揚子·方言】此其計畫,無所聊賴。
又【左思·吳都賦】相與聊浪乎昧莫之坰。【註】聊浪,放曠貌。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註】聊攝,齊西界也,平原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史記·韓王信盧綰傳】破豨將張春於聊城。
又姓。【風俗通】聊倉。爲漢侍中。
又【集韻】力求切,音騮。木名。引爾雅朻者聊。◎按爾雅釋木音義,聊音寮,無騮音,未審集韻何據。
又【楚辭·九歎】耳聊啾而戃慌。【註】聊啾,耳鳴。聊音留。
又阿蘭聊,西域國名。【後漢·西域傳】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
又與騮同。【前漢·地理志】華聊,綠耳之乗。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木名。 【說文】本作𦕼。【類篇】或作
𦗖,亦作
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