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ǎi

ㄔㄞˇ

部首 艸

部外 7

總筆畫 13

𦯭 𦯱 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31D

上下結構

122122512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ahh

tsll

ehvv

44712

拼音 chǎi

注音 ㄔㄞˇ

部首 艸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831D筆順 1221225125

標

茝 基本解釋

● 茝

chǎi ㄔㄞˇ


  1.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漢典】

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茝 chǎi

名

(1)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即「白芷」 [Dahuria angelica]

山茝,藁本也。——《廣雅》

茝蘭芳。——《漢書·禮樂志》。注:「即今白芷。」

側載臭茝。——《史記·禮書》

沅有茝兮 澧有蘭。——《楚辭·九歌·湘夫人》

(2) 多用於人名

基本詞義


◎ 茝 zhǐ

名

香草名。即白芷 [Dahurian angelica]。如:茝若(茝若。白芷和杜若,皆香草名);茝藥(即白芷)

【漢典】

茝 國語辭典

茝ㄔㄞˇchǎi
名
  1. 一種香草。《玉篇·艸部》:「茝,香草也。」《楚辭·屈原·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漢·王逸·注:「蕙、茝皆香草也。」

【漢典】
【申集上】【艸】 茝·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茝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茝·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韻會】𠀤醜止切,音齒。【玉篇】香草。【說文】囂也。齊謂之茝,楚謂之離。【爾雅疏】茝,芎藭苗也。一名蘪蕪。【禮·內則】佩帨、茝蘭。【史記·禮書】側載臭茝,所以養鼻也。【博雅】山茝,蔚香、藁本也。

又【韻會】通芷。茝陽,地名。詳芷字註。

又【廣韻】昌紿切。義同。

【漢典】
【卷一】【艸】

茝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虈也。从艸𦣞聲。昌改切

《說文解字注》

(茝)䖀也。从艸。𦣞聲。昌改切。一部。

【漢典】

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Ąi˨˩˦ 日语读音 YOROIGUSA韩语罗马 CHAY现代韩语 채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chi3 [海陆腔] ngi5粤语 coi2 zi2潮州话 zi2

近代音 中古音 照章母 止韻 上聲 止小韻 諸市切 三等 開口;穿昌母 海韻 上聲 茝小韻 昌紿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咍部 ;透母 咍部 ;王力系统:章母 之部 ;昌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茝」 說文‧艸部「茝」 睡.日甲74背「茝」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𦯭
𦯱
𦶜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蓳
    2. 䔟
    3. 苊
    4. 薛
    5. 藀
    6. 萾
    7. 蘌
    8. 芢
    9. 䓍
    10. 蔐
    11. 菂
    12. 苬
同筆畫
    1. 珘
    2. 柴
    3. 荽
    4. 鿭
    5. 峵
    6. 秨
    7. 格
    8. 哹
    9. 浟
    10. 𠊙
    11. 郮
    12. 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