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者
- 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詞組後,並與其相結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時等:讀~。作~。二~必居其一。來~。
- 助詞,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陳勝~,陽城人也。
- 這,此(多用在古詩詞曲中):~個。~回。~番。~邊走。
英語 that which; he who; those who
德語 derjenige welcher, (-ist, -er) Person, die etwas tut bzw.ausführt
法語 (placé après un adjectif ou un verbe est utilisé comme substantif pour désigner une personne ou une chose),celui qui ...
者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代〉
(1) (《說文》:「別事詞也。相當於「這」)
(2) 同本義 [this]
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盃酒。——五代· 王衍《醉妝詞》
又如:者回(這回);者般(這般);者流(猶言這個流派);者番(這番;這次);者裏(這裏);者個(這個);者邊(這邊)
(3) 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詞詞組或主謂詞組之後,組成「者」字結構,用以指代人、事、物
(4)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標。這裏指宴飲時的一種遊戲,射中的照規定的杯數喝酒。)——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讀書者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後死者。——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指代事或物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6) 用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或幾件事 [that]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詞性變化
〈助〉
(1) 用在表時間的名詞後面,表示停頓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
(2) 作爲定語後置的標誌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唐· 韓愈《雜說》
(3) 用於名詞之後,標明語音上的停頓,並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
仁者,天下之表也。——《禮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語氣助詞,表提頓。)——《列子·湯問》
中有魯人 馮三保者,精技擊。——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間。——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4) 用在句末表示語氣完畢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5) 用在句末,與疑問詞相配合表示疑問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老子》
(6) 表示祈使語氣
琴童接下馬者!——《西廂記》
(7) 表示商榷
今漢繼大亂之後,若宜少損 周之文致,用 夏之忠者。——《漢書》
(8) 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
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史記》
(9) 「者也」兩個語氣詞連用,起加強語氣的作用,語氣重點在最後一個語氣詞上,「也」在這裏強調了肯定的語氣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形〉
(1) 輕狂 [frivolous]
一時甜如蜜,一時辣如椒,沒定準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時了?——明· 馮夢龍《桂枝兒·者妓》
(2) 虛假,不老實 [false]
今以稱人之不老實者曰「者」。——明· 顧起元《客座贅語》
娼妓之家,諱「者、扯、丐、漏、走」五個字。——《水滸傳》
(3) 通「諸」( zhū)。衆多[many]
相總要者官謀士。——《管子·君臣上》
天下遇,者監和。——《管子·五行》
者生無易由言。——《鹽鐵論·散不足》
〈名〉
假借,藉口 [pretext]
他弄個光皮散兒好看,者着求醫治樹,單單了脫身走路,還顧得了你和我哩!——《西遊記》
者 國語辭典
-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𠀤音赭。【說文】別事詞也。从白
𣥐聲。
𣥐,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𣏔聲。
𣏔,古文困字。
者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