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莖與下垂的葉片。“竹”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竹”的字大部分是樂器、竹器和記載文字的東西。本義:竹子)
(2) 同本義 [bamboo]。多年生常綠植物。莖杆有節,中空,可供建築用,又可作造紙原料,還可以製成樂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說文》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記》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世說新語·政事》
(3) 又如:竹筍湯(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編牀上用品);竹撞(竹編提盒);竹籜(竹筍的皮;筍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開的篾條,用於打人的一種刑具);竹笆(竹籬);竹皮(筍殼);竹母(帶有筍芽的竹鞭);竹工(製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編制器具的手工業者);竹蓆(竹篾編成的鋪墊用具);竹笪(粗竹蓆);竹笠(竹絲或竹蔑編成的笠帽)
(4) 竹簡 [bamboo slip]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鹽鐵論》
(5) 又如:竹刑(記載於竹簡上的刑法條文);竹素(古人用以記載文字的竹簡與白絹);竹書(古代無紙,在竹簡上記事書寫)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簫笛一類竹製樂器 [bamboo flute]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禮記·樂記》
匏竹在上。——《禮記·郊特牲》
絲木匏竹。——《周禮·春官·太師》。注:“竹,管簫也。”
宴酣之樂,非絲竹。——歐陽修《醉翁亭記》
(7) 又如:竹人(吹奏竹製樂器的樂工);竹肉絲(泛指器樂和聲樂);竹笛(竹製管樂器);竹管(指簫笛一類的竹製管樂器)
(8) 竹林 [bamboo forest]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常用詞組
竹 國語辭典
植物名。多年生常綠植物。莖木質,有隆起之節,節間部中空,細長作管狀,色綠。竹莖堅韌,可供建築製器之用。
樂器名。笛、簫之屬。《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簡冊。如:「竹帛」、「竹簡」。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
姓。如漢代有竹多同。
二一四部首之一。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
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𠣻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
又竹𥳑。【左傳註】造
𠛬書于竹
𥳑。
又竹帛。【史記·孝文紀】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說文】著之竹帛謂之書。
又竹花,竹實。【謝靈運·晉書】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本草】竹花一名草華。【莊子·秋水篇】鵷雛非練實不食。【註】練實,竹實也。
又竹醉日。【岳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所謂竹醉日也。
又地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前漢·地理志】孤竹在遼西令支縣。【又】沛郡有竹縣。【註】今竹邑。【又】廣漢郡屬縣有綿竹。【又】零陵郡竹山縣。【水經注】藉水東南流,與竹嶺水合。【穆天子傳】我徂黃竹。【零陵記】桂竹之野。【楊愼集】桂竹,後稱貴竹,今貴州。【福建志】南安縣有苦竹山。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司竹監掌植竹葦,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
又書名:【竹書紀年】【戴凱之·竹譜】【劉美之·續竹譜】。
又姓。【廣韻】伯夷、叔齊之後,以竹爲氏。後漢有下邳相竹曾。
又草名。【永嘉郡志】靑田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爲竹靑。【宛陵詩註】錦竹,草名,似竹而斑。
又木名。【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葉繁長而籜似竹。
又花藥名。【本草】石竹,瞿麥也。鹿竹、菟竹,黃精也。玉竹,葳蕤也。
又菜名。【齊民要術】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莖葉細,可食。【羣芳譜】淡竹葉,一名竹葉菜,嫩時可食。
又果名。【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閒實。
又䑕名。【贊寧·筍志】竹根有䑕,大如貓,其色類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詩所謂筍根稚子也。
又魚名。【桂海虞衡志】竹魚出灕水,狀如靑魚,味似鱖。
又酒名。【張協·七命】豫北竹葉。【張華詩】蒼梧竹葉淸。
又【集韻】敕六切,音畜。萹竹,草名。
又與屬玉之屬通,鴨也。【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又叶職律切。【謝惠連·雪賦】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註】曲,區聿切。竹,職律切。
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唐代读音 *djiuk日语读音 TAKE韩语罗马 CWUK现代韩语 죽越南语 trúc
客家话 [宝安腔] zuk7 [海陆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粤语 zuk1
近代音 照母 魚模韻 入聲作上聲 築小空;照母 尤侯韻 入聲作上聲 竹小空;中古音 知母 屋韻 入聲 竹小韻 張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沃部 ;王力系统:端母 覺部 ;
竹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