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 基本解釋
● 竊
- 盜賊。《莊子•天道》:「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
- 偷盜。《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
- 非法占据。《莊子•胠篋》:「竊國者為諸侯。」
- 抄襲。如:剽竊。漢王逸《楚辭章句序》:「取其要妙,竊其華藻。」
- 侵害;危害。《吕氏春秋•辯土》:「既種而無行,耕而不長,則苗相竊也。」
- 男女私通。《詩•鄘風•桑中序》:「世族在位,相竊妻妾,期於幽遠。」
- 謙辭。私自;私下。《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 謙辭。表示卑下。《紅樓夢》第八十六回:「竊生胞兄薛蟠,本籍南京,寄寓西京。」
- 穴。《玉篇•穴部》:「竊,穴也。」
- 附着。《爾雅•釋草》:「蘮挐,竊衣。」
- 切近。唐張彦遠《法書要録•評》:「其一字褒貶,微言勸戒,竊乎《春秋》之意也。」
- 副詞。偷偷地;暗地裡。如:竊聽;竊笑。《史記•孫子吴起列傳》:「(孫臏)説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
- 副詞。表示自謙,相當於「私下」。《吴下•圖國》:「此楚莊王之所憂,而君説之,臣竊懼矣。」
- 通「察」。考察;觀察。《荀子•哀公》:「竊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知之矣。」
- 通「淺」。淺;淡。《廣雅•釋言》:「竊,淺也。」
英語 secretly, stealthily; steal; thief
德語 etw stehlen (V),verstohlen, heimlich (Adj)
法語 secrètement,voler
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竊
動
(1) (形聲。从穴、米,禼(xiè)聲。指小偷小摸偷別人家米旳行爲,用禼標聲,是形聲字。)
(2) 同本義 [steal]
竊,盜自穴中出曰竊。——《說文》
敝輿而欲竊之。——《墨子·公輸》
凡竊木者有刑罰。——《周禮·山虞》
小臣竊。——《禮記·禮運》
相竊妻妾。——《詩·桑中序》
乃攘竊神祗之犧牲牲用。——《書·微子》
奸臣竊命。——陸機《辯亡論上》
又如:竊窺(偷看);失竊(財物被人偷走);偷竊(盜竊。用不合法的手段祕密取得);竊寶;竊鐵(偷取斧鉞);竊藥(偷藥);竊食(偷吃)
(3) 篡奪。指非其有而取之;不當受而受之 [usurp]
雖賞之不竊,其竊位者與。——《論語·衛靈公》
竊比於我老彭。
竊國者爲諸侯。——《莊子·胠篋》
又如:竊譽(竊取聲名);竊政(竊取政權);竊食(竊取俸祿);竊柄(竊奪權柄);剽竊(抄襲竊取)
(4) 侵害;危害 [encroach on;endanger]。
如:竊肆(侵犯騷擾,橫行無忌);竊犯(侵犯);竊攘(侵犯)
詞性變化
◎ 竊
副
(1) 私下;私自。多用作謙詞 [in private;secretly]
竊自恕。——《戰國策·趙策》
竊愛憐之。
竊以爲媼。
竊以爲與君實遊。——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又如:竊念(私下想念。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竊惟(私下思惟);竊比(謙詞。私自比擬);竊言(私下談論);竊庇(私下包庇);竊竊(暗中;偷偷地);竊議(私下議論;私自評論)
(2) 偷偷地
竊罵侯生。——《史記·魏公子列傳》
窺父不在,竊發盆。——《聊齋志異·促織》
◎ 竊
名
盜賊 [thief]
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三國演義》
邊竟有人焉,其名爲竊。——《莊子》。成玄英疏:「竊,賊也。」
又如:竊乞(盜賊和乞丐)
常用詞組
竊 國語辭典
-
盜取、偷。如:「竊取」。《周禮·地官·山虞》:「凡竊木者有刑罰。」《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
私下。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
-
偷偷的。如:「竊聽」、「暗自竊笑」。《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傳聞葛價翔貴,心竊喜。」
〔古文〕𢿝【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𠀤千結切,音切。盜也。【集韻】盜自中出曰竊。【書·微子】殷民攘竊神祇之犧牷牲。【傳】往盜曰竊。【春秋·定八年】盜竊寶玉大弓。【史記·叔孫通傳】䑕竊狗盜。【博雅】竊,取也。
又私也。【論語】竊比於我老彭。【孟子】竊負而逃。【前漢·公孫弘傳】尚竊遲之。
又非所據而據亦曰竊。【論語】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疏】知賢不舉,偸安於位,故曰竊位。
又竊竊,猶察察。【莊子·齊物論】竊竊然知之。【註】猶察察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桑鳸竊脂。【疏】桑鳸,一名竊脂,好盜脂膏,因名。
又淺也。【轉注古音略】竊,卽古淺字。九扈中,竊𤣥,淺黑也。竊藍,淺靑也。竊黃,淺黃也。竊丹,淺赤也。四色皆具,則竊脂亦淺白也。【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又叶七計切,音砌。【王筠詩】寶地恣憑陵,神樂忽侵竊。猛將窮奮擊,勇夫貪搏噬。
盜自中出曰竊。从穴从米,𥜽、廿皆聲。廿,古文疾。
𥜽,古文偰。千結切文三十六 重七
(
𥩓)盜自中出曰竊。小徐曰:所謂亂在內爲宄也。按春秋曰:盜竊寶玉大弓。盜自中出也。虎部曰:竊,淺也。此於雙聲曡韵得之。从穴米,米自穴出,此盜自中出之象也。會意。禼廿皆聲也。一字有以二字形聲者。千結切。十五部。廿,古文疾。童下亦曰廿,古文以爲疾。云以爲則本訓二十幷,古文叚借以爲疾字也。
𤕫部疾下列古文,仍與小篆不別,葢轉寫之誤。禼,偰字也。大徐作古文偰。按禸部禼,蟲也,讀與偰同,是則音同而義異也。此云偰字者,葢古文叚借以禼爲偰,猶見於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