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ūn

ㄓㄨㄣ

部首 穴

部外 4

總筆畫 9

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A80

上下結構

44534152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wgn

jcpu

wohz

30717

拼音 zhūn

注音 ㄓㄨㄣ

部首 穴 部外 4總筆劃 9

基本區 7A80筆順 445341525

標

窀 基本解釋

● 窀

zhūn ㄓㄨㄣˉ


  1. 〔~穸〕墓穴;厚葬。

英語 to bury

德語 ernst, schwer

【漢典】

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窀 zhūn

常用詞組


窀穸
【漢典】

窀 國語辭典

窀ㄓㄨㄣzhūn
  1. 參見「窀穸 」條。

【漢典】
【午集下】【穴】 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窀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 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唐韻】陟倫切【韻會】株倫切,𠀤音屯。窀穸,下棺也。【說文】葬之厚也。【左傳·襄十三年】窀穸之事。【註】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猶長夜。一曰長埋謂之窀。

又【廣韻】【集韻】𠀤徒渾切,音飩。瘞也。火見穴中也。

又【廣韻】墜頑切【集韻】除鰥切。義𠀤同。

【漢典】
【卷七】【穴】

窀 《說文解字》

【卷七】【穴】
《說文解字》

葬之厚夕。从穴屯聲。《春秋傳》曰:“窀穸从先君於地下。”陟倫切

《說文解字注》

(窀)窀穸、逗。各本刪此二字。今依全書例補。厚釋窀。夕釋穸。葬之厚夕也。襄十三年左傳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杜曰。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猶長夜。春秋謂祭祀。長夜謂葬薶。按窀淳同音。窀訓厚。从穴。屯聲。陟輪切。十三部。春秋傳曰。窀穸從先君於地下。與今左傳異。

【漢典】

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ən˥ 日语读音 ATSUI韩语罗马 TWUN现代韩语 둔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dun3 tun2 [梅县腔] tun2 [海陆腔] dun3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客英字典] tun2粤语 zeon1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諄韻 平聲 屯小韻 陟綸切 三等 合口;定母 魂韻 平聲 屯小韻 徒渾切 一等 合口;澄母 山韻 平聲 窀小韻 墜頑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痕部 ;王力系统:端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包2.172「窀」 說文‧穴部「窀」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㡒(zhun1)
    2. 屯(zhun1)
    3. 谆(zhun1)
    4. 諄(zhun1)
    5. 淳(zhun1)
    6. 迍(zhun1)
    7. 啍(zhun1)
    8. 忳(zhun1)
    9. 衠(zhun1)
    10. 肫(zhun1)
    11. 圫(zhun1)
    12. 宒(zhun1)
同部首
    1. 穸
    2. 䆰
    3. 窆
    4. 穼
    5. 竂
    6. 窲
    7. 䆪
    8. 䆫
    9. 窾
    10. 穿
    11. 窕
    12. 䆠
同筆畫
    1. 衽
    2. 䒱
    3. 𠊃
    4. 㐝
    5. 郙
    6. 俤
    7. 㖁
    8. 矩
    9. 疬
    10. 𠁰
    11. 㓎
    12. 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