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ǐng

ㄐㄧㄥˇ

部首 穴

部外 4

總筆畫 9

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A7D

上下結構

445341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wfj

jctt

wobn

30558

拼音 jǐng

注音 ㄐㄧㄥˇ

部首 穴 部外 4總筆劃 9

基本區 7A7D筆順 445341132

穽 基本解釋

● 穽

jǐng ㄐㄧㄥˇ


  1. 同「阱」。

英語 hole; pitfall, trap

【漢典】

穽 國語辭典

穽
  1. 「阱 」的異體字。

【漢典】
【午集下】【穴】 穽·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穽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 穽·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集韻】【正韻】𠀤疾正切,音淨。【說文】陷也,所以取獸者。一曰穿地陷獸也。【書·費誓】杜乃擭,斂乃穽。【疏】穽以捕小獸,穿地爲深坑,入不能出,其上不設機,小異于擭。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郢切,音靜。義同。 【集韻】本作阱。

【漢典】
【卷五】【丼】

↳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穽」字頭,请參考「阱」字:)
【卷五】【丼】
《說文解字》

陷也。从𨸏从井,井亦聲。穽,阱或从穴。汬,古文阱从水。疾正切

《說文解字注》

(阱)陷也。穿地陷獸。从𨸏丼。於大陸作之如井。丼亦聲。疾正切。十一部。

(穽)阱或从穴。中庸音義曰:阱本作穽,同。引說文穽或阱字也。今本釋文於或下妄沾爲字。按古本說文多云某或某字,見於經典釋文者往往如是。周禮注所謂古字多或也。今本說文𧗊改之云某或作某,非古也。若讀釋文竄改者,則益可𣢑矣。

(汬)古文阱,从水。鍇本作阱或从水。玉篇云:古文作汬。

【漢典】

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日语读音 OTOSHIANA韩语罗马 CENG现代韩语 정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海陆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粤语 zing6

近代音 精母 庚青韻 去聲 凈小空;中古音 從母 勁韻 去聲 淨小韻 疾政切 三等 開口;從母 靜韻 上聲 靜小韻 疾郢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青部 ;王力系统:從母 耕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汬」 九.56.27「汬」 說文古文「穽」 睡.秦5「穽」
「阱」 說文‧井部
「穽」 說文或體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澋(jing3)
    2. 擏(jing3)
    3. 颈(jing3)
    4. 璥(jing3)
    5. 憼(jing3)
    6. 儆(jing3)
    7. 殌(jing3)
    8. 㘫(jing3)
    9. 䜘(jing3)
    10. 剄(jing3)
    11. 警(jing3)
    12. 蟼(jing3)
同部首
    1. 窰
    2. 竅
    3. 窞
    4. 䆱
    5. 䆒
    6. 窮
    7. 䆜
    8. 突
    9. 竀
    10. 窇
    11. 窬
    12. 窦
同筆畫
    1. 剏
    2. 眇
    3. 䓀
    4. 栉
    5. 洵
    6. 拏
    7. 𠓫
    8. 迻
    9. 胡
    10. 哖
    11. 矦
    12. 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