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èn

ㄨㄣˋ

部首 玉

部外 14

總筆畫 19

㼂 𤪭 𨮆 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4BA

上下結構

3211251251511451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fmy|emgy

hbmgi

nblc

77103

拼音 wèn

注音 ㄨㄣˋ

部首 玉 部外 15總筆劃 20

基本區 74BA筆順 32112512515114511214

璺 基本解釋

● 璺

wèn ㄨㄣˋ


  1. 裂紋:缸上有道~。打破沙鍋~到底。

英語 a crack, as in porcelain

法語 fêlure

【漢典】

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璺 wèn

名

(1) 玉器破裂 [crack on jade]

璺,玉破。——《集韻》

(2) 微裂,尤指陶瓷、玻璃等器物上出現的裂紋 [crack(on glasswares or earthenwares)]。如:璺啓(器物微裂未破);碗上有一道璺

【漢典】

璺 國語辭典

璺ㄨㄣˋwèn
名
  1. 陶瓷、玉、玻璃等器物上的裂痕。漢·揚雄《方言·卷六》:「器破而未離謂之璺。」

【漢典】
【午集上】【玉】 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4

璺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4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𠀤音問。【集韻】玉破也。【正韻】璺罅。【揚子·方言】秦晉器破而未離謂之璺。【廣韻】裂也。【書·洪範·用靜吉用作凶疏】灼龜爲兆,其璺拆形狀有五種。

又【集韻】許愼切,音釁。義同。

【漢典】

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ən˥˧

客家话 [海陆腔] mun5 [客语拼音字汇] mun4 [台湾四县腔] mun5 [梅县腔] mun5 wun5 [客英字典] mun5粤语 man6潮州话 mung7(mūng) [饶平、揭阳、潮阳]meng7(mn̄g)

近代音 中古音 微母 問韻 去聲 問小韻 亡運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痕部 ;王力系统:明母 文部 ;

官话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璺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㼂
𤪭
𨮆
𨯜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搵(wen4)
    2. 渂(wen4)
    3. 揾(wen4)
    4. 妏(wen4)
    5. 䭓(wen4)
    6. 㡈(wen4)
    7. 莬(wen4)
    8. 䭡(wen4)
    9. 㼂(wen4)
    10. 汶(wen4)
    11. 问(wen4)
    12. 絻(wen4)
同部首
    1. 玉
    2. 瑩
    3. 璽
    4. 玊
    5. 瓕
    6. 琞
    7. 瑬
    8. 璧
    9. 璗
    10. 玺
    11. 瑩
    12. 瑿
同筆畫
    1. 鐷
    2. 䱯
    3. 霰
    4. 䱳
    5. 曣
    6. 酅
    7. 蠐
    8. 饑
    9. 醷
    10. 譧
    11. 鐨
    12. 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