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ú

ㄌㄧㄡˊ

部首 玉

部外 10

總筆畫 15

旒 鎏 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46C

上下結構

44141543251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ycy

eumgi

vsnc

30103

拼音 liú

注音 ㄌㄧㄡˊ

部首 玉 部外 10總筆劃 15

基本區 746C筆順 441415432511214

瑬 基本解釋

● 瑬

liú ㄌㄧㄡˊ


  1. 同「旒」,古代帝王冠冕前後下垂的玉串。
  2. 旗子上下垂的飾物:「旗九~。」
  3. 美金。
【漢典】
【午集上】【玉】 瑬·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瑬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瑬·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說文】𡍮玉也。冕飾。【集韻】通作旒。

又旗之下垂者。【宋書·禮志】鸞輅駕四馬,旂九瑬。

又【玉篇】美金也。亦作璆。

【漢典】
【卷一】【玉】

瑬 《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垂玉也。冕飾。从玉流聲。力求切

《說文解字注》

(瑬)𠂹玉也。冕飾。弁師。掌王之五冕。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諸矦之繅斿九就。珉玉三采。繅斿皆就。注。繅、雜文之名。合五采絲爲之繩。垂於延之前後。就、成也。繩之每一帀而貫五采玉。十二斿則十二玉也。繅不言皆。有不皆者。衮衣之冕十二斿。則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之冕繅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之冕七斿。用玉百六十八。希衣之冕五斿。用玉百二十。玄衣之冕三斿。用玉七十二。矦當爲公。字之誤也。三采、朱白蒼也。繅斿皆就、皆三采也。每繅九成、則九玉也。公之冕用玉百六十二。按弁師作斿。玉藻从俗字作旒。皆瑬之假借字。从王。流聲。力求切。三部。

【漢典】

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ou˧˥

粤语 lau4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尤韻 平聲 劉小韻 力求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蕭部 ;王力系统:來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瑬」 說文‧玉部「瑬」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旒
鎏
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㵳(liu2)
    2. 磂(liu2)
    3. 琉(liu2)
    4. 䚧(liu2)
    5. 镠(liu2)
    6. 㽞(liu2)
    7. 留(liu2)
    8. 䝀(liu2)
    9. 摎(liu2)
    10. 鐂(liu2)
    11. 嚠(liu2)
    12. 瘤(liu2)
同部首
    1. 玉
    2. 璗
    3. 瑿
    4. 璧
    5. 瑩
    6. 瓕
    7. 玺
    8. 璽
    9. 璺
    10. 琧
    11. 瑩
    12. 玊
同筆畫
    1. 遲
    2. 鄷
    3. 噃
    4. 𠏏
    5. 蝨
    6. 撓
    7. 㿥
    8. 熿
    9. 鋶
    10. 篂
    11. 䠊
    12. 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