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uò

ㄕㄨㄛˋ

部首 木

部外 10

總筆畫 14

㮶 䔠 搠 矟 銏 鎙 𣓞 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9CA

上下結構

431523351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bts

tbd

uaqf

87904

拼音 shuò

注音 ㄕㄨㄛˋ

部首 木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69CA筆順 43152335111234

標

槊 基本解釋

● 槊

shuò ㄕㄨㄛˋ


  1. 長矛,古代的一種兵器:「橫~賦詩」。

英語 spear, lance

法語 longue lance

【漢典】

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槊 shuò

名

(形聲。從木,朔聲。本義:古代兵器,即長杆矛) 同「矟」。長杆矛 [long spear]

此非孟德之困於 周郎者乎?…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英雄,而今安在哉?—— 宋· 蘇軾《前赤壁賦》

【漢典】

槊 國語辭典

槊ㄕㄨㄛˋshuò
名
  1. 武器名。一種長矛。如:「橫槊賦詩」。《魏書·卷五八·楊播傳》:「不畏利槊堅城,唯畏楊公鐵星。」

【漢典】
【辰集中】【木】 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槊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𠀤音朔。【說文】矛也。亦作矟。【通俗文】矛長丈八謂之槊。【魏書·楊津傳】不畏利槊堅城,惟畏楊公鐵星。

又握槊,博簺也。一曰棊槊,棊爲子,槊爲局,卽今雙陸。【韓愈·示兒詩】酒食罷無事,棊槊以自娛。

【漢典】
【卷六】【木】

槊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矛也。从木朔聲。所角切

【漢典】

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uo˥˧ 日语读音 HOKO韩语罗马 SAK现代韩语 삭越南语 giáo

客家话 [梅县腔] sok7 [陆丰腔] sok7 [客英字典] sok7 [海陆腔] sok7 [台湾四县腔] sok7粤语 sok3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槊」 說文‧木部「槊」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㮶
䔠
搠
矟
銏
鎙
𣓞
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䁻(shuo4)
    2. 烁(shuo4)
    3. 䈾(shuo4)
    4. 搠(shuo4)
    5. 妁(shuo4)
    6. 㮶(shuo4)
    7. 䌃(shuo4)
    8. 碩(shuo4)
    9. 愬(shuo4)
    10. 朔(shuo4)
    11. 爍(shuo4)
    12. 數(shuo4)
同部首
    1. 楧
    2. 柁
    3. 棌
    4. 㭟
    5. 栔
    6. 東
    7. 検
    8. 楯
    9. 杛
    10. 㮨
    11. 楘
    12. 㯗
同筆畫
    1. 說
    2. 潴
    3. 䍴
    4. 餃
    5. 𠎘
    6. 歉
    7. 瑱
    8. 蜚
    9. 漢
    10. 甉
    11. 潆
    12. 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