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 基本解釋
● 攬
- 持;把持。《楚辭•離騷》:「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苣。」
- 釆摘;摘取。《楚辭•離騒》:「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 引聚;拉攏。三國蜀諸葛亮《草廬對》:「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 拉到自己身上來;包攬。如:攬活;攬買賣。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八:「悶似長江,攬得個相思擔兒。」
- 摟,抱。《紅樓夢》第十八回:「命他近前,携手攬于懷内。」
- 把鬆散的東西聚攏。如:用繩子把柴火攬上。
- 通「覽」。看。《莊子•在宥》:「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
英語 grasp, take hold of; monopolize
德語 befestigen (V),etw. an sich reißen, etw. allein beherrschen, etw. komplett übernehmen, monopolisieren (V),etw. an sich ziehen, übernehmen, heranziehen, packen (V),jdn in die Arme nehmen ( schließen ) (V)
法語 serrer dans ses bras,attacher,accaparer
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攬
動
(1) (形聲。從手,覽聲。本義:執,持)
(2) 同本義 [hold]
俱可手攬。——《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又如:攬跋(攬轡跋涉);攬鏡(持鏡;對鏡);攬持(把持;掌握);攬攝(把持)
(3) 總攬(全面掌握);一把抓 [monopolize;dominate;take on everything]。
如:攬延(延攬);攬取(承攬);攬活(攬取活計);攬納(包攬代納賦稅)
(4) 摟,擁抱,圍抱 [take sb.into one's arms;embrace]。
如:攬抱(擁抱);攬取(抱取,摟取);攬持(猶擁抱)
(5) 採摘 [pick up]
又如:攬月(摘月。喻壯舉);攬取(摘取,收取);攬結(採摘繫結)
(6) 揮 [wield]。
如:攬泣(揮淚);攬涕(揮淚)
(7) 招惹 [provoke]。
如:攬野火(惹麻煩);攬事(惹事,管閒事)
(8) 招引;兜攬 [canvass;take on;take upon oneself]
總攬英雄,思賢若渴。——《三國志》
又如:攬腳(腳伕招攬顧客);攬事(管閒事);攬買賣
(9) 提,撩起 [raise; hold up]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10) 通「覽」。觀看 [look at;see]
而欲爲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莊子·在宥》
流攬無窮,歸神日母。——漢· 枚乘《七發》
常用詞組
攬 國語辭典
-
把持。如:「獨攬」、「包攬」。唐·李白〈愁陽春賦〉:「若使春光可攬而不滅兮,吾欲贈天涯之佳人。」
-
引進、招徠。如:「延攬人才」、「招攬生意」。
-
採摘、採取。《楚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漢·王逸·注:「攬,采也。」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
-
提、牽。如:「攬裙」、「攬轡」。《文選·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Ąn˨˩˦ 唐代读音 lɑ̌m日语读音 TORU韩语罗马 LAM现代韩语 람越南语 lãm
客家话 [梅县腔] nam1 nam3 lam3 lam1 [陆丰腔] lam3 [客英字典] lam3 [台湾四县腔] lam3 nam3 [东莞腔] lam3 [海陆腔] lam3 nam3 [客语拼音字汇] lam3 [宝安腔] lam3粤语 laam2 laam5潮州话 nam2 [潮州、饶平]lam2 [澄海]nang2
近代音 來母 監鹹韻 上聲 覽小空;中古音 來母 敢韻 上聲 覽小韻 盧敢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添部 ;王力系统:來母 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