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uō

ㄙㄨㄛ

部首 手

部外 11

總筆畫 14

𢳔 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4D

左右結構

12144532131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pwj

qjoa

dwan

53062

拼音 suō

注音 ㄙㄨㄛ

部首 手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644D筆順 12144532131511

摍 基本解釋

● 摍

suō ㄙㄨㄛˉ


  1. 抽;引。
【漢典】
【卯集中】【手】 摍·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摍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摍·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𠀤所六切,音縮。【說文】蹴引他。

又【廣韻】抽也。【詩·小雅·成是南箕傳】放乎旦而蒸盡,縮屋而繼之。【釋文】縮又作𢴀。【疏】然薪薪盡,乃抽取屋草,以繼之也。本作𢴀。亦作𢳔。

【漢典】
【卷十二】【手】

摍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蹴引也。从手宿聲。所六切

《說文解字注》

(摍)蹴引也。蹴猶迫也。古多叚戚爲之。蹴引者、蹴迫而引取之。摍古叚縮爲之。毛詩傳曰。鄰之釐婦。夜曓風雨室壞。趨而至。顔叔子納之。而使執燭。放乎旦而蒸盡。縮屋而繼之。釋文云。縮又作摍、同。按武梁祠堂碑云摍笮是也。戰國策。淖齒管齊之權。縮閔王之筋。縣之廟梁。宿昔而死。亦卽摍字。摍屋、卽左傳所謂抽屋也。从手。宿聲。所六切。三部。

【漢典】

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uo˥

客家话 [梅县腔] suk7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摍」 說文‧手部「摍」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𢳔
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嗍(suo1)
    2. 嗦(suo1)
    3. 莏(suo1)
    4. 鮻(suo1)
    5. 趖(suo1)
    6. 挲(suo1)
    7. 㛖(suo1)
    8. 縮(suo1)
    9. 娑(suo1)
    10. 唆(suo1)
    11. 𠈱(suo1)
    12. 桫(suo1)
同部首
    1. 撎
    2. 搜
    3. 揲
    4. 扑
    5. 捧
    6. 撌
    7. 擐
    8. 擑
    9. 抻
    10. 掁
    11. 揤
    12. 挗
同筆畫
    1. 獌
    2. 斲
    3. 憈
    4. 㾵
    5. 㻳
    6. 䨏
    7. 瘦
    8. 箇
    9. 輓
    10. 箐
    11. 鼐
    12. 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