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彡( shān),焚省聲(省去“火”)。本義:文質兼備的樣子)
(2) 同本義 [of literary talent and simple style]
份,文質備也。《論語》曰:“文質份份。”彬,古文份。——《說文》
文質彬彬。——《論語·雍也》。集解引包注:“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孝哀彬彬。——《漢書·系傳下》
(3) 師古曰:“彬彬,文質備也。”。又如:文質彬彬(既文雅又樸實)
(4) 富有文采的 [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
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陸機《文賦》
又如:彬駁(文采錯雜的樣子);彬彬君子(文質兼備的人);彬彬濟濟(人才盛多的樣子)
(5) 文雅的樣子 [refined]。
如:彬雅(儒雅);彬比勢抗(謂以官儀相處,以官威相抗)
常用詞組
【漢典】
彬 國語辭典
【漢典】
(說文解字未收錄“彬”字頭,请參考“份”字:)
『說文解字』
文質僣也。从人分聲。《論語》曰:“文質份份。”彬,古文份从彡林。林者,从焚省聲。府巾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斌,非是。
『說文解字注』
(份)文質僃也。僃當作
𤰈。許訓
𤰈曰具,訓僃曰愼。說解內字多自亂其例,葢許時所用固與古不同,許以後人又多竄改,二者皆有之矣。論語雍也篇: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包咸注曰:彬彬,文質相襍之皃也。鄭注曰:彬彬,襍半皃也。按古謂集爲襍。集,聚也。从人分聲。府巾切。古音在十三部。論語曰:文質份份。
(彬)古文份。今論語作彬,古文也。从彡林。彡者,毛飾畫文也。飾畫者,拭而畫之也。从彡、與彫彰同意。林者,从焚省聲。猶彫从彡,周聲也。按彬份字古或豳字爲之,如上林之玢豳文鱗是也。或借邠字爲之,如太玄斐如邠如是也。俗份作斌,取文武相半意。潘岳藉田賦之頒斌,卽上林賦之玢豳。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