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jiàng

ㄐㄧㄤˋ

部首 弓

部外 3

總筆畫 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F1C

左右結構

515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xn

nn

yzyz

17227

拼音 jiàng

注音 ㄐㄧㄤˋ

部首 弓 部外 3總筆劃 6

基本區 5F1C筆順 515515

弜 基本解釋

● 弜

jiàng ㄐㄧㄤˋ


  1. 弓強勁有力。
【漢典】
【寅集下】【弓】 弜·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弜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 弜·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唐韻】其兩切,强上聲。【說文】彊也,弓有力也。【集韻】弓彊貌。【華陽國志】秦昭襄王時白虎爲害,於是夷作白竹弩,射殺白虎,世號白虎復夷。一曰板楯蠻。今所謂弜頭虎子者也。

又【廣韻】【集韻】𠀤渠良切,音强。

又【集韻】翹移切,音祁。義𠀤同。

【漢典】
【卷十二】【弜】

弜 《說文解字》

【卷十二】【弜】
《說文解字》

彊也。从二弓。凡弜之屬皆从弜。其兩切

《說文解字注》

(弜)彊也。重也。重當作緟。見糸部。重弓者、彊之意也。緟、曡之意也。詩交韔二弓傳曰。交二弓於韔中也。从二弓。其㒳切。按此音後人以意爲之也。凡弜之屬皆从弜。闕。謂其讀若不聞也。

【漢典】

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ɑŋ˥˧ 日语读音 TSUYOI TSUYOIYUM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弜」 零17合25361「弜」 聿作父乙簋商代晚期集成4144「弜」 說文‧弜部「弜」
「弜」 甲2451合35278
「弜」 拾10.6合13705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日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畺(jiang4)
    2. 彊(jiang4)
    3. 勥(jiang4)
    4. 絳(jiang4)
    5. 犟(jiang4)
    6. 漿(jiang4)
    7. 滰(jiang4)
    8. 强(jiang4)
    9. 將(jiang4)
    10. 夅(jiang4)
    11. 匞(jiang4)
    12. 浆(jiang4)
同部首
    1. 弔
    2. 㢿
    3. 彈
    4. 弙
    5. 弽
    6. 㢺
    7. 彏
    8. 彎
    9. 㢹
    10. 㢨
    11. 彁
    12. 㣂
同筆畫
    1. 𠀠
    2. 后
    3. 羽
    4. 曲
    5. 吗
    6. 㚐
    7. 仲
    8. 饧
    9. 吆
    10. 㠶
    11. 安
    12. 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