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 基本解釋
● 嵬
- 高。《廣雅•釋詁四》:「嵬,高也。」
- 〔嵬峩〕同「巍峨」。高大雄偉貌。漢張衡《西京賦》:「疏龍首以抗殿,狀嵬峩以岌嶫。」
- 通「傀」。怪誕;怪異。《荀子•非十二子》:「欺惑愚衆,矞宇嵬瑣。」
- 姓。《續通志•氏族略一》:「夏蕃部巡檢嵬通。」
● 嵬
wěi ㄨㄟˇ㊀《廣韻》五罪切,上賄疑。㊁《集韻》羽鬼切,上尾云。
- 山貌。《廣韻•賄韻》:「嵬,山貌。」
- 山險峻。《集韻•尾韻》:「嵬,山險也。」
英語 high; rugged, rocky, precipitous
德語 felsig ,Wei (Eig, Fam)
法語 rocailleux,rocheux
【漢典】
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山高大的樣子 [lofty]
嵬,高不平也。——《說文》
陟彼崔嵬。——《詩·周南·卷耳》
維山崔嵬。——《詩·小雅·穀風》
又如:嵬岌(嵬嵬。高聳的樣子);嵬崿(險峻);嵬峨(高大的樣子);嵬岸(高傲的樣子);嵬崔(高聳的樣子);嵬崛(高大貌)
(2) 高。通「巍」 [high]
嵬,高也。——《廣雅》
(3) 險詐 [sinister and crafty]。
如:嵬瑣(險詐奸邪)
(4) 怪誕,奇異。通「傀」 [strange]
吾語汝學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學者之嵬也。
又如:嵬說(狂妄不實的言論)
常用詞組
【漢典】
嵬 國語辭典
形
-
高而不平的樣子。如:「崔嵬」。
-
狂妄的樣子。參見「嵬說 」條。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