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wéi

ㄨㄟˊ

部首 魚

部外 6

總筆畫 1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BA0

左右結構

3525121444435135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qb

nfnmu

rrgy

27312

拼音 wéi

注音 ㄨㄟˊ

部首 魚 部外 6總筆劃 17

基本區 9BA0筆順 35251214444351355

鮠 基本解釋

● 鮠

wéi ㄨㄟˊ


  1. 〔~魚〕體前部平扁,後部側扁,淺灰色,無鱗,眼小,口有四對須,尾分叉,身長可達三四尺。生活於江河中。

英語 a kind of shad with a head like a sturgeon

【漢典】

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鮠 wéi

名

魚名。亦稱「江團」、「白吉」 [Leiocassis longirostris]。魚綱(鮠科)。體延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長達1米左右,淺灰色。吻圓突,口腹位,具須4對。眼小,體無鱗

【漢典】

鮠 國語辭典

鮠ㄨㄟˊwéi
名
  1. 硬骨魚綱黃顙魚科鮠屬的通稱。體色淺灰,無鱗,吻圓突,口腹部位具有四對鬚。以脊椎動物、小魚為食。主產於長江流域,臺灣亦有。

【漢典】
【亥集中】【魚】 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鮠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廣韻】五灰切【集韻】吾回切,𠀤音嵬。魚名。似鮎。【類篇】鯷之小者。【本草圖經】鮧魚口小背黃腹白,名鮠。【正字通】鮠似鮎而大,白色,背有肉鬐,秦人呼爲獺魚。

【漢典】

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ei˧˥ 日语读音 HAYA

客家话 [海陆腔]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客英字典] ngui2粤语 ngai4 wai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鮠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覹(wei2)
    2. 㧑(wei2)
    3. 䑊(wei2)
    4. 媁(wei2)
    5. 蓶(wei2)
    6. 鍏(wei2)
    7. 硙(wei2)
    8. 鄬(wei2)
    9. 䣀(wei2)
    10. 帏(wei2)
    11. 喡(wei2)
    12. 峗(wei2)
同部首
    1. 魹
    2. 鮼
    3. 䱳
    4. 鰼
    5. 魪
    6. 鮵
    7. 鯳
    8. 䱠
    9. 鱋
    10. 鮶
    11. 䱹
    12. 魡
同筆畫
    1. 竲
    2. 饂
    3. 瓁
    4. 䪕
    5. 竳
    6. 篻
    7. 䰧
    8. 燫
    9. 鍿
    10. 髾
    11. 賷
    12. 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