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
- 財產、財物多。與「貧」、「窮」相對。《論語•學而》:「富而無驕。」
- 指財物;財富。《周禮•天官•大宰》:「九曰藪,以富得民。」
- 完備。《易•繫辞上》:「富有之謂大業。」
- 充裕;豐厚;多。《論語•顔淵》:「富哉,言乎!」
- 使富裕。《論語•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 通「福」。降福;保祐。《詩•大雅•瞻卬》:「何神不富?」
- 古州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境。清顧祖禹《讀史方興紀要,歷代州域形勢•唐上》:「富州,漢蒼梧郡地,陳置静州,唐因之。貞觀八年曰富州,亦曰富江郡。」
- 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富辰言於王曰:『請召大叔。』」
英語 abundant, ample; rich, wealthy
德語 Reichtum (S)
法語 riche,abondant
富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宀( miān),表示與房屋宮室有關。畐( fú)聲。聲符亦兼表字義。「畐」本像人腹滿之形(參「福」字條),合「宀」爲之,以示富人安居宮室,豐於飲饌之義。本義:財產多,富裕)
(2) 同本義(古跟「貧」,今跟「窮」相對) [rich;wealthy;abundant]
富,備也。一曰厚也。——《說文》
富家大吉。——《易·家人》。疏:「祿位昌盛也。」
二曰富。——《書·洪範》。疏:「家豐財貨也。」
以富得民。——《周禮·太宰》。注:「謂藪中財物。」
殷人貴富而尚齒。——《禮記·祭義》。注:「臣能世祿曰富。」
富人食稻與粱,貧子食糟與糠。——曹丕《上留田》
(3) 又如:富甲(首屈一指的富戶);富歲(富裕的年歲。即豐年);富殖(財貨豐裕);富室(富有人家);富貴浮雲(視富貴如過眼煙雲,不屑一顧);富力(財力);富贍(資財豐足;淵博高超);富賈(富有的坐商;泛指富商)
(4) 通「福」( fú)。古稱富貴壽考爲福 [good luck]
何神不富?——《詩·大雅·瞻卬》。傳:「富,福也。」?
富也者,福也。——《禮記·郊特牲》
典獄非訖於威,惟訖於富。——《書·呂刑》
(5) 又如:饒福(請求降福)
(6) 多的;豐盛的 [many]
富歲子弟多賴。——《孟子》。注:「豐年也。」
且喜家中書籍最富。——《鏡花緣》
詞性變化
動
使富裕 [make rich]。如:富國(使國家富有);富民(使民殷富);富士(使士兵富足)
常用詞組
富 國語辭典
-
財物充裕、充足。如:「富裕」、「富有」、「富饒」、「富足」。《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杜篤傳》:「昔在強秦,爰初開畔,霸自歧、廱,國富人衍。」
-
包容很多的。如:「富麗堂皇」、「文富辭豐」。
-
壯盛。南朝陳·周弘讓《答王裒書》:「昔吾壯日,及弟富年。」
-
財產、財物。如:「財富」。《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
姓。如東周有富辰。
-
使豐裕。如:「富國強兵」。《論語·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廣韻】【集韻】【韻會】𠀤方副切,否去聲。【說文】備也。一曰厚也。【廣韻】豐於財也。【書·洪範】五福,二曰富。【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註】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書·呂𠛬】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唐書·呂温傳】藻翰精富。【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又叶渠記切,音忌。【詩·大雅】何神不富。叶上刺類瘁。【魯頌】俾爾壽而富。叶上熾下試。
又叶𤰞吉切,音必。【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叶上克下又。【朱傳】又夷益反。富猶甚也。 【說文】从宀畐聲。畐,古福字。俗作冨。
富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