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貯藏;積聚。本作「宁」。後作「貯」 [store]
宁,辦積物也。象形。——《說文》。按,與貯略同。
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唐· 李善注:「『佇』與『宁』同。」
(2) 久立。後作「佇、竚」,簡化爲「伫」 [stand for a long while]
天子當宁而立。——《禮記·曲禮》
位宁有官司之典。——《國語·楚語》
以人君門外有正朝,視朝則於此宁立故耳。——江永《鄉黨圖考》
又如:宁僚(同朝任職的官僚)
詞性變化
名
(1) 古代宮殿的門與屏之間 [space between the throne screen and door]
門屏之間謂之宁。——《爾雅》。李注:「正門內兩塾間。」 孫注:「門內屏外君視朝所宁立處也。」
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禮記》
又如:宁位(帝王視朝時所居之位)
(2) 另見 níng;nìng
【漢典】
宁 國語辭典
名
-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漢典】
初中古詩詞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先秦·《诗经·郑风》 《子衿》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先秦·《诗经·郑风》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