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夙
- 早晨。《書•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 早;時間靠前。《詩•大雅•雲漢》:「祈年孔夙,方社不莫。」
- 肅敬。《詩•大雅•生民》:「載震載夙,載生載育。」
- 舊;經歷時間長。《西遊記》第五十二回:「且休題夙話。」
- 平素;向來。《後漢書•文苑傳•趙壹》:「惟君明叡,平其夙心。」
- 佛教因果論中指前世所種之因。《聊齋志異•仙人岛》:「因有夙分,遂得陪從。」
- 姓。《通志•氏族略四》:「夙氏,古夙沙氏之後。衛有夙沙衛,閽寺之屬。」
英語 early in morning, dawn; previous
德語 Frühe, Morgen (S)
法語 matin,début,de longue date
夙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會意。夕是夜間,丮( jí)表示以手持物。天不亮就起來做事情,表示早。所以除了早晨的意義外,還有早起勞作,以示恭敬的意思。本義:早晨)
(2) 同本義 [morning]
夙,早敬也。——《說文》
夙夜在公。——《詩·召南·小星》
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詩·召南·行露》
夙夜惟寅。——《書·舜典》
夙興。——《儀禮·士昏禮》
策蹇驢,囊圖書,夙行失道,望塵驚悸。——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夙興(早起);夙宵(朝夕,日夜)
(3) 舊;平素 [one's early years;in normal times;usually]
虞雖爲上公,天性節約,…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而歸心焉。——《後漢書·劉虞傳》
良覿違夙願,含悽向寥廓。——唐· 杜甫《昔遊》
又如:夙話(老話;舊話);夙好(老交情);夙契(老朋友);夙憾(舊恨;舊怨);夙覯(舊友。覯:老朋友);夙分(舊緣,往世的緣分);夙素(平日的心願);夙心(平素的心願);夙志(平素的志願);夙尚(平素的志願或心願)
(4) 前,早年 [former]
乩仙批了,死者馮淵與 薛蟠原系夙孽,今狹路相遇,原因了結。——《紅樓夢》
仗策相從似夙因,草堂促膝意相親。——清· 黃景仁《夜宿西山下偕馮九健一》
又如:夙世(前生,前世);夙根(佛家稱前世的修行根底);夙世之因(前世的緣分)
(5) 姓
詞性變化
形
(1) 長期存在的,存在已久的,經久的 [long-standing]。
如:夙慧(早有的、天生的智慧);夙願前契(一向懷着的心願和前世命裏註定的)
(2) 早 [early]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詩·衛風·碩人》
痛靈根之夙損,怨具爾之多喪。——晉· 陸機《以逝賦》
又如:夙殞(早謝,早死);夙辦(及早辦理);夙就(早成;早熟)
動
肅敬 [respect]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詩·大雅·生民》
常用詞組
夙 國語辭典
-
早晨。如:「夙夜匪懈」。《書經·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唐·孔穎達·正義:「夙,早也。」《文選·潘岳·秋興賦》:「夙興晏寢,匪遑厎寧。」
-
舊的、以前的。《西遊記·第五二回》:「且休題夙話。」
-
平常的、一向的。如:「夙願」、「夙志」。《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惟君明叡,平其夙心。」
-
飽學的。通「宿」。參見「夙儒 」條。
早敬也。从丮,持事;雖夕不休:早敬者也。𠉦,古文夙从人、
𠀬。
𠈇,亦古文夙,从人、㐁。宿从此。息逐切〖注〗臣鉉等曰:今俗書作夙,譌。
(
𡖊)早敬也。召南毛傳曰:夙,早也。此言早敬者,以字从丮,故䢅下曰:臼辰爲䢅,丮夕爲夙,皆同意。是也。大雅:載震載夙。毛云:夙,早也。箋云:夙之言肅也。惟夙有敬意,故鄭云爾。从
𠃨夕,夕舊奪,今補。息逐切。三部。隸變作夙。持事雖夕不休,早敬者也。此說會意之恉,謂日
𦱤人倦,齋莊正齊而不敢懈惰,是乃完今日之早敬,基明日之早敬也。抑夕者夜之通偁,未旦而執事有恪,故字从丮夕歟。
(
𠉦)古文。谷部曰:
𠀬古文㐁。讀若三年導服之導。此从人,从
𠀬聲也。
(
𠈇)古文。谷部㐁本亦古文,
𠈇亦夙之古文,㝛从
𠈇聲。
夙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