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
(號)
● 号
(號)
● 号
- 同“呺”。《集韻•宵韻》:“呺,呺然,虚大皃。或作号。”
英語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德語 Kennzeichen, Merkmal,Maß, Größe,Tag,Name, Bezeichnung (S),Nummer (S),Datum"_x000d_
法語 hurler,numéro,nombre,jour du mois,marque,signe,cor (instrument),corne (instrument),trompette
【漢典】
号 詳細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號。詳虍部號字註。
(號)【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又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又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号,又作唬。 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又作號,𠀤俗字。號字从
𧆞作。
【漢典】
初中古詩詞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