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
- 用刀截斷。《周禮•天官•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
- 斷絕;捨棄。如:割愛。《論衡•本性》:「長大之後,禁情割欲,勉厲為善矣。」
- 分割;劃分。《管子•揆度》:「臣之能謀厲國定名者,割壤而封。」
- 災害。《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 剖析;裁斷。《韓非子•揚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
- 方言。製作。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七十一回:「用桦林山上砍下的木料,割门、安窗、做家具。」
英語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德語 sich , etw. schneiden (V)
法語 couper
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刀,害聲。本義: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 同本義。泛指用刀截斷 [cut]
割,斷也。——《廣雅·釋詁一》
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日欽劓割夏邑。——《書·多方》
又如:割鮮(割殺畜獸);割烹(割切烹調);割刀(切割之刀)
(3) 放棄 [give up]。
如:割恩(棄絕私恩);割遣(捨棄;丟開)
(4) 分割;割取 [divide]
東割膏腴之地。——漢· 賈誼《過秦論》
又如:割宅(劃分宅區);割壤(劃分土地;裂地分封)
(5) 殺,屠宰 [slaughter]。
如:割殺(抹脖子;殺);割雞;割頭稅
(6) 割,損害 [harm; rob]。
如:割割剝(殘害,掠奪);割剝元元(殘害百姓。元元:百姓)
(7) 買 [buy]。
如:割肉(上街買肉)
常用詞組
割 國語辭典
-
用刀切開。如:「割傷」、「割肉」、「任人宰割」。《莊子·盜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唐·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
分開、劃分。如:「分割」。《戰國策·秦策四》:「三國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東而講。」唐·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
斷絕、捨棄。如:「割愛」。漢·王充《論衡·本性》:「長大之後,禁情割欲,勉厲為善矣。」
-
災害。《書經·大誥》:「天降割于我家。」
〔古文〕㓣𠛷
𠛛【唐韻】古達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曷切,
𠀤音葛。【說文】剝也。从刀,害聲。【爾雅·釋詁】割,裂也。【疏】謂以刀裂之也。【玉篇】截也。【禮·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牲。【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前漢·揚雄傳】東方朔割名於細君。【註】師古曰:割,損也。
又【廣韻】害也。【書·堯典】洪水方割。【大誥】天降割于我家。
又分也。【杜甫·望嶽詩】造物鍾神秀,隂陽割昏曉。【註】言崑崙山日月相隱避爲光明。割者,分也。
又叶吉列切,音孑。【韓愈·張徹墓誌銘】世顧慕以行,子揭揭也。噎喑以爲生,子獨割也。爲彼不淸,作冰雪也。
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ɤ˥ 唐代读音 *gɑt日语读音 WARU SAKU WARERU韩语罗马 HAL现代韩语 할越南语 cắt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ot7 [海陆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东莞腔] gok7 got7 [梅县腔]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od5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粤语 got3潮州话 guah4 (kuah)
近代音 見母 歌戈韻 入聲作上聲 葛小空;中古音 見母 曷韻 入聲 葛小韻 古達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
割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秦系簡牘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