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fú

ㄈㄨˊ

部首 刀

部外 5

總筆畫 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21C

左右結構

51532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jjh

lnln

yznk

52000

拼音 fú

注音 ㄈㄨˊ

部首 刀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521C筆順 5153222

刜 基本解釋

● 刜

fú ㄈㄨˊ


  1. 砍:「苑子~林雍,斷其足。」
  2. 剷除。

英語 chop

德語 drücken, treffen ,spalten, abschneiden

法語 couper,hacher

【漢典】

刜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刜 fú

動

用刀猛力砍 [cut]

刜,擊也。從刀,弗聲。——《說文》

刜,斷也。——《廣雅》

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國語·齊語》

刜讒賊於中廇兮。——《楚辭·愍命》

苑子刜 林雍,斷其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孔穎達疏:「刜,字從刀,謂以刀擊也。今江南猶謂刀擊爲刜。」

【漢典】

刜 國語辭典

刜ㄈㄨˊfú
動
  1. 用刀砍擊。《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林雍,斷其足,鑋而乘於他車以歸。」唐·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伐惡木,刜奧草。」

【漢典】
【子集下】【刀】 刜·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刜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刜·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敷勿切,音拂。【說文】擊也。【玉篇】斫也。【集韻】斷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苑子刜林雍斷其足。【白居易·劒詩】君勿矜我玉可切,君勿誇我鍾可刜。不如持取抉浮雲,無令漫漫蔽白日。

又【唐韻】【集韻】𠀤符勿切,音佛。義同。

【漢典】
【卷四】【刀】

刜 《說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擊也。从刀弗聲。分勿切

《說文解字注》

(刜)擊也。左傳。苑子刜林雍。𣃔其足。齊語。刜令支。从刀。弗聲。分勿切。十五部。

【漢典】

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UTSU TATSU SARU韩语罗马 PWUL

客家话 [海陆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梅县腔] fut7粤语 fat1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物韻 入聲 佛小韻 符弗切 三等 合口;敷母 物韻 入聲 拂小韻 敷勿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沒部 ;王力系统:並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刜」 乙357合21988「刜」 作冊嗌卣西周早期集成5427「刜」 說文‧刀部「刜」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綍(fu2)
    2. 蚨(fu2)
    3. 服(fu2)
    4. 褔(fu2)
    5. 姇(fu2)
    6. 䒀(fu2)
    7. 畐(fu2)
    8. 葍(fu2)
    9. 苻(fu2)
    10. 烰(fu2)
    11. 纀(fu2)
    12. 涪(fu2)
同部首
    1. 剿
    2. 㔌
    3. 剅
    4. 𠚭
    5. 剚
    6. 剀
    7. 㔂
    8. 劖
    9. 剩
    10. 劕
    11. 刣
    12. 刮
同筆畫
    1. 狄
    2. 㳄
    3. 盁
    4. 㕬
    5. 𠕔
    6. 甫
    7. 妨
    8. 玙
    9. 扼
    10. 𠇫
    11. 汫
    12. 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