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余
(1) (甲骨文「余」字像樹木支撐的房屋,與「舍」字同義。)
(2) 语气词。
余,語之舒也。——《說文》
詞性變化
代
第一人稱代詞,我或我的 [I, my, me]
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左傳·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余於僕碑。——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此地適與余近。——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余之遊將自此始。
余亟嘆其技。——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余聞法人好勝。
余既爲此志。——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余一人(古代天子自稱。也寫作「予一人」);余小子(古代天子居喪時的自稱。也寫作「予小子」)
名
(1) 農曆四月的別稱 [the four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四月爲余。——《爾雅》
(1) 姓
(3) 「餘」的簡化字 「余」
常用詞組
余 國語辭典
-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
剩下、多餘。《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同「餘 」。
-
姓。如宋代有余靖。
-
參見「余余」、「余吾鎮」等條。
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𠎳,二余也。讀與余同。以諸切文十二 重一
(余)語之舒也。語,匡謬正俗引作䛐。左氏傳: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此正䛐之舒。亏部曰:亏,於也。象氣之舒亏。然則余亏異字而同音義。釋詁云:余,我也。余身也。孫炎曰:余,舒遲之身也。然則余之引伸訓爲我。詩書用予不用余。左傳用余不用予。曲禮下篇:朝諸矦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注云:覲禮曰伯父寔來,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凡言古今字者,主謂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異字。若禮經古文用余一人,禮記用予一人。余、予本異字異義,非謂予、余本卽一字也。顏師古匡謬正俗不逹斯恉,且又以予上聲、余平聲爲分別,又不知古音平上不甚區分,重悂貤繆。儀禮漢讀攷糾之詳矣。从八,象气之分散。舍省聲。以諸切。五部。
余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