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未收錄「亲」字頭,请參考「親」字。)
〔古文〕𢈥寴
𡩁【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
𠀤七平聲。【廣韻】愛也。【孝經序】親譽日著。【註】慈愛之心曰親。【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註】親謂仁恩。【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詩·小雅】弗躬弗親。【箋】言不躬而親之也。【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𤣥而養。【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言相隱襯也。【增韻】姻也。【禮·大傳】親者,屬也。【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杜註】親,九族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註】親弗,人姓名。【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學】在親民。【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𠀤七去聲。【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叶蒼先切,音千。【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从𣐽。今省作亲。【集韻】或作媇儭。○按字彙補又作
𧠍
𧠸
𧡘,非。
【漢典】
小學古詩詞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初中古詩詞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宋·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