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
- 站,引申爲豎起來:~正。~櫃。~足(①站得往腳;②處於某種立場)。~場。屹~。頂天~地。
- 做出,定出:建~。設~。樹~。~意。~此存照。
- 存在,生存:自~。獨~。勢不兩~。
- 馬上,即刻:~時。~刻。~等。
- 姓。
英語
stand; let stand; establish, set
德語 stehen, aufstehen (V),Li (Eig, Fam),Radikal Nr. 117 = (aufrecht) stehen, aufrichten, senkrecht, gründen, errichten, existieren, sofort
法語 s'efforcer de,se tenir debout,dresser,fonder,vertical,droit,tout de suite,immédiatement
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名
(1) (會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義:筆直的站立)
(2) 同本義 [stand]
立,侸也。——《說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恆》
噲遂入,披帷西鄉立。——《史記·項羽本紀》
持璧卻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立有間。——《韓非子·喻老》
賣油翁釋擔而立。—— 宋· 歐陽修《歸田來》
或立或臥。——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電線杆立起來;肅立(恭敬莊嚴地站着);立託(依託);立容(站立時的儀態容表);立戟(衛士持戟侍立守衛);立談(停立交談)
(3) 聳立;樹立;建立;豎起 [erect;set upright]
大石側立千尺。——蘇軾《石鐘山記》
乃立宗廟於薛。——《戰國策》
且立石於基墓門。——張溥《五人墓碑記》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之不彰雅。——《世說新》
又如:立事(建功立業);立方(立德);立言(指著書立說);立業(建樹功烽);立勳(建立功勳);立石(樹立碑石);立權(樹立權威);立眉嗔目(豎眉瞪眼);立德(樹立德業);立德立言(儒家認爲,爲了匡時濟世,應樹立聖人之德,宣諭聖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於石碑留作規戒)
(4) 設置;設立 [set up;put up;establish;found]
故立君。——《呂氏春秋·蕩兵》
商君佐之,內立法度。—— 賈誼《過秦論》
又如:立元(建立年號);立仗(設立儀仗);立本(建立根本;確立根基);立表下漏(設置日晷、漏刻以計時);立事(設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5) 制定;訂立 [lay down;draw up;conclude]。
如:立文書;立軍令狀;立券(訂立契約);立格(訂出標準)
(6) 確定;決定 [define;decide;determine]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爲學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說新語·自新》
復立楚國之社稷。——《史記·陳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立限(確定期限);立計(決意;打算);立報(立志報效);立願(立定意向);立語,立說(立論)
(7) 存在;生存 [exist;subsist]
孤與老賊勢不兩立。——《資治通鑑》
又如:立命(修身養性以立天命);立品(培養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計(立業;謀生);立身(處世爲人)
(8) 立身;立足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have a foothold]
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難以親切的樣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爲舉動);立腳(安身;立身)
(9) 登位,即位 [be enthroned;ascend the throne]
湣王立。——《韓非子·內儲說上》
當立者乃公子。——《史記·陳涉世家》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諸侯選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確立君王);立政(確立爲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極(登帝位;秉國政)
(10) 扶立;確定某種地位 [help;establish]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爲王。——《史記》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爲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後(冊立皇后);立朝(指在朝爲官);立儲(立爲太子)
(11) 推薦 [recommend]。
如:立主(竭力主張);立賢無方(推舉賢人不以常法)
(12) 指出仕 [become an official]。
如:立班(上朝時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13) 顯現 [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
如:立掙(發怔;發呆);力睜(目瞪口呆)
(14) 停止;停留 [stop;stay]。
如:立車(停車);立定(站住)
(15) 通「蒞」。臨,到 [arrive;be present]
乃爲壇場大水之上,而與王立之焉。——《韓非子·內儲說上》
立事者賤者勞而貴者逸。——《淮南子·泰族》
(16) 通「粒」。進食 [take food]
五種天不宜,其立後而手實。——《管子·地員》
名
通「位」。爵次、位次 [precedence]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書·更法》
詞性變化
副
(1) 立時;立刻 [immediately]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指物作作詩立就。——宋· 王安石《傷仲永》
趙立奉璧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立定(馬上,立即);立馬造橋(立即兌現,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時)
常用詞組
立 國語辭典
-
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
-
豎起。如:「豎立」、「立竿見影」。《水滸傳·第三一回》:「又將兩扇門立在牆邊,先去吹滅了燈火。」
-
設置。如:「立廟」、「私立小學」。《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
-
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憲」。
-
建樹、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存在。如:「獨立」、「誓不兩立」。
-
即刻。如:「立刻」。《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劍堅,故不可立拔。」
-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立如子。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入切,音力。【說文】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
又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
又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
又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又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又存立也。【論語】己欲立而立人。
又速意也。【史記·平原君傳】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又直起也。【前漢·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
又【杜甫·朝獻太淸宮賦】四海之水皆立。【張翥詩】蝃蝀下飮湖水立。
又【趙孟頫詩】驥聞秋風雙耳立。
又赤立。【宋史·喬行𥳑傳】百姓多垂罄之寶,州縣多赤立之帑。
又闕立。【張衡·週天大象賦】闕立擬乎兩觀,水府司乎百川。
又立政,尚書篇名,周公作。
又車名。【後漢·輿服志】有立車。
又與粒通。【詩·周頌】立我烝民。【箋】立,當作粒。
又姓。漢有賢人立如子,唐有長興令立述。
又于貴切。同位。【石經春秋】公卽位,作公卽立。【周禮·春官】小宗伯掌神位。【註】故書位作立。鄭司農云:古者立位同字。
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唐代读音 *lip日语读音 TATSU TATERU TACHIDOKORO韩语罗马 LIP现代韩语 립 입越南语 lập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p8 [客英字典] lip8 [沙头角腔] lip8 [宝安腔] lip8 [海陆腔] lip8 [梅县腔] lip8 [陆丰腔] lip8 [东莞腔] lip8 [客语拼音字汇] lib6粤语 laap6 lap6
近代音 來母 齊微韻 入聲作去聲 立小空;中古音 來母 緝韻 入聲 立小韻 力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合部 ;王力系统:來母 緝部 ;
立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