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zhēng

ㄓㄥ

部首 糸

部外 8

總筆畫 14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2EB

左右結構

55444435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qvh

vfnsd

zrxb

27957

拼音 zhēng

注音 ㄓㄥ

部首 糸 部外 6總筆劃 12

擴展A 42EB筆順 554444355112

䋫 基本解釋

● 䋫

zhēng ㄓㄥ


  1. 急弦之聲。
  2. 纏繞。
  3. 曲折。

英語 to wind round the ropes, crooked; winding; bends; turns; curves; turns and twists, to play a sound of hasty (fast) string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漢典】
【未集中】【糸】 䋫·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䋫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䋫·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廣韻】側莖切【集韻】甾莖切,𠀤音爭。【說文】紆朱縈繩。一曰急弦之聲。【小爾雅】詘而戾之曰䋫。【類篇】䋫,或作綪。詳綪字註。

【漢典】
【卷十三】【糸】

䋫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䊸未縈繩。一曰急弦之聲。从糸爭聲。讀若旌。側莖切

《說文解字注》

(䋫)䊸未縈繩。未縈繩、謂未重曡繞之如環者。紆者、詘也。少少詘曲之而巳。將縈繩先詘曲之。引申爲凡紆曲之偁。士喪禮。陳襲事于房中。西領南上不綪。注云。綪讀爲䋫。䋫、屈也。江沔之閒謂縈收繩索爲䋫。按許紆下一曰縈也。此卽江沔之閒語也。此云紆未縈繩。用詘訓也。凡器物曲陳之皆曰䋫。一曰急弦之聲。聲䋫䋫然也。从糸。爭聲。讀若旌。側莖切。十一部。

【漢典】

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䋫」說文‧糸部 「䋫」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媜(zheng1)
    2. 揁(zheng1)
    3. 脀(zheng1)
    4. 睁(zheng1)
    5. 癥(zheng1)
    6. 錚(zheng1)
    7. 踭(zheng1)
    8. 征(zheng1)
    9. 狰(zheng1)
    10. 姃(zheng1)
    11. 埥(zheng1)
    12. 崢(zheng1)
同部首
    1. 緈
    2. 纁
    3. 䋮
    4. 紋
    5. 緽
    6. 綘
    7. 緦
    8. 綨
    9. 䋣
    10. 繰
    11. 紜
    12. 紵
同筆畫
    1. 棽
    2. 㻕
    3. 䊃
    4. 猢
    5. 赋
    6. 翗
    7. 趈
    8. 琛
    9. 蛡
    10. 㓷
    11. 䏽
    12. 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