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竹,匡聲。本義:筐子,盛東西的方形竹器)
(2) 同本義。後亦用柳條或荊條等編成 [basket]
維筐及筥。——《詩·召南·採筥筥》。注:方曰筐,圓曰筥
載筐及筥。——《詩·周頌·良耜》
錡釜之器。——《左傳·隱公三年》
具撲曲筥筐。——《淮南子·時則》。注:“員底曰筥。”
約者有筐篋之藏。——《荀子·榮辱》
糗一筐。——《國語·楚語》
揹筐,手長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筐篚(盛物竹器);筐簏(盛物的竹器);筐籠(泛指盛物竹器);筐籮(籮筐。竹篾等編的盛器);筐簍(盛物的兩種竹器)
(4) 簪 [hairpin]
柱不可以摘齒,筐不可以持屋。——《淮南子》。高誘注:“筐, 小簪也。”
(5) 同“匡” [frame]
大夫不裏槨,士不虞筐。——《禮記》
(6) 又如:筐當(匡當。用以限定所制物件形狀、大小的框架)
(7) [形]∶方正;方 [square]。如:筐牀(匡牀。方正而舒適的牀);菜筐
常用詞組
筐 國語辭典
盛物的方形竹器。今稱用竹篾或柳條等所編成的盛物器。如:「竹筐」、「籮筐」。《詩經·召南·采蘋》:「于以盛之,維筐及筥。」漢·毛亨·傳:「方曰筐,圓曰筥。」
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ɑŋ˥ 唐代读音 kiuɑng日语读音 KAGO HAKO韩语罗马 KWANG现代韩语 광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ong1 [客英字典] kiong1 [海陆腔] kiong1 [梅县腔] kian1 kiong1 [陆丰腔] kiong1 [宝安腔] k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iong1 [东莞腔] kiong1粤语 hong1 kwaang1 kwaang2
近代音 溪母 江陽韻 平聲陰 匡小空;中古音 溪母 陽韻 平聲 匡小韻 去王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唐部 ;王力系统:溪母 陽部 ;
筐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