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

ㄐㄧˋ

部首 幺

部外 11

總筆畫 14

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86D

上下結構

5545541554554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xgn

vvii

zzzz

22713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幺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A 386D筆順 55455415545545

㡭 基本解釋

● 㡭

jì ㄐㄧˋ


  1. 同「繼」。《説文•糸部》:「繼,續也。从系㡭。一曰反𢇍為繼。」《正字通•幺部》:「㡭,繼本字。」《帝堯碑》:「後太守河南張寵,㡭擬前緒,到官始初,出錢二千。」

英語 (standard, ancient form of U+7E7C 繼) to continue; to carry on, to follow; to inherit; to succeed to

【漢典】
【寅集下】【幺】 㡭·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㡭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幺】 㡭·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說文】繼,从糸,从㡭。一曰反𢇍爲繼。【莊子·至樂篇】得水則爲㡭。【音義】萬物得水土氣,乃相繼而生也。

【漢典】
【卷十三】【糸】

↳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㡭」字頭,请參考「繼」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續也。从糸㡭。一曰反𢇍爲繼。古詣切

《說文解字注》

(繼) 續也。 虞翻注易曰:繼,統也。 从糸𢇍。 各本篆文作繼,解作从糸㡭,則不可通。今正。此會意字。从糸𢇍者,謂以糸聯其絕也。自傳寫譌亂,倂篆體改之,因又刪㡭篆矣。古詣切。十五部。

(㡭) 𦇓或作㡭,反𢇍爲㡭。 大徐無篆文,但有一曰反𢇍爲㡭六字。不可了。小徐本云:或作㡭,反𢇍爲㡭。今依以補一篆文,乃使文從字順矣。反之而成字者,如反巳爲㠯,反人爲匕,反正爲乏是也。小徐本見韵會。莊、列皆云得水爲㡭。此篆見古書者惟此,而莊譌作𢇍。

【漢典】

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㡭」乙4568合14959 「㡭」拍敦春秋集成4644 「繼」說文‧糸部 「繼」老子乙前84下 「㡭」
「繼」孫臏15
「繼」老子甲後192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記(ji4)
    2. 季(ji4)
    3. 汥(ji4)
    4. 櫅(ji4)
    5. 誋(ji4)
    6. 龮(ji4)
    7. 剤(ji4)
    8. 稷(ji4)
    9. 驥(ji4)
    10. 冀(ji4)
    11. 纪(ji4)
    12. 跽(ji4)
同部首
    1. 幼
    2. 㡮
    3. 幽
    4. 幺
    5. 幻
    6. 幾
    7. 㡫
同筆畫
    1. 骢
    2. 蔚
    3. 𠏆
    4. 熢
    5. 镃
    6. 禞
    7. 嘖
    8. 箅
    9. 嵺
    10. 䋯
    11. 䔚
    12. 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