劑 基本解釋
劑 國語辭典
名
經調配而成的藥品或化學製品。如:「藥劑」、「針劑」、「消毒劑」、「殺蟲劑」、「防腐劑」。
一定的分量。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二:「蓋以事逐情生,費從事廣,物有劑而用無節,夫安得不乏乎?」
量詞。計算經過調配後的藥物的單位。如:「他吃了這三劑中藥後,病情已逐漸穩定。」、「小寶已接種了第三劑疫苗。」
動
調和。如:「調劑」。《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劉梁傳》:「和如羹焉,酸苦以劑其味。」
© 漢典
〔古文〕𠜸【唐韻】【集韻】【韻會】遵爲切【正韻】津私切,
𠀤音㭰。【說文】齊也。从刀,齊聲。【爾雅·釋言】劑,翦齊也。【疏】齊截也。【周禮·地官·司市】以質劑結信而止訟。【註】質劑,謂兩書一札而別之也。若今下手書,言保物要還矣。【疏】質劑謂券書。恐民失信,有所違負,故爲券書結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質,小市以劑,故知質劑是券書。漢時下手書,卽今畫指券,與古質劑同也。
又【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𠀤齊去聲。【廣韻】分劑。
又藥劑。【唐書·儒學傳】武爲救世砭劑。
又通作齊。【周禮·天官·食醫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前漢·藝文志】百藥齊和。【註】與劑同。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