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ī

ㄐㄧ

部首 口

部外 12

總筆畫 15

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5F1

左右結構

2513241112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wys

rogd

jnf

60094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部首 口 部外 12總筆劃 15

擴展A 35F1筆順 251324111211234

㗱 基本解釋

● 㗱

jī ㄐㄧ


  1. 咀嚼。
  2. 歃。

● 㗱


  1. 喃字。同「𠺷」。

英語 to suck; to chew, to smear the mouth with the blood of a victim when taking an oath

【漢典】
【丑集上】【口】 㗱·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㗱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㗱·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唐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𠀤音潗。【說文】噍也。【廣韻】㗘㗱,噍貌。

又【集韻】一曰歃也。

【漢典】
【卷二】【口】

㗱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噍也。从口集聲。讀若集。子入切

《說文解字注》

(㗱)噍也。也當作皃。从口。集聲。讀若集。雧省作集。子入切。七部。

【漢典】

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㗱」說文‧口部 「㗱」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㞃(ji2)
    2. 亽(ji2)
    3. 䣢(ji2)
    4. 尐(ji2)
    5. 㑵(ji2)
    6. 藉(ji2)
    7. 忣(ji2)
    8. 嫉(ji2)
    9. 塉(ji2)
    10. 㘍(ji2)
    11. 辑(ji2)
    12. 疾(ji2)
同部首
    1. 噹
    2. 哶
    3. 咣
    4. 噁
    5. 咇
    6. 嗒
    7. 咪
    8. 啣
    9. 㘍
    10. 㗯
    11. 唢
    12. 㗍
同筆畫
    1. 嬃
    2. 蝷
    3. 閯
    4. 䅲
    5. 劎
    6. 慤
    7. 碽
    8. 嫶
    9. 幤
    10. 磍
    11. 樟
    12. 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