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í

ㄓˊ

部首 齒

部外 5

總筆畫 20

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5E8

左右結構

21213434134345252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HBBM

yuuu

iozz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部首 齒 部外 5總筆劃 20

擴展B 2A5E8筆順 21213434134345252252

𪗨 基本解釋

● 𪗨

zhí ㄓˊ


  1. 啃咬。
  2. 啃咬東西的聲音。
【漢典】
【亥集下】【齒】 𪗨·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5

𪗨 《康熙字典》

【亥集下】【齒】 𪗨·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5

【唐韻】仕乙切,音近實。【說文】齚齒也。【廣韻】齒聲。

又【集韻】側瑟切,音唧。

又測乙切,音𠞘。

又【廣韻】崱瑟切【集韻】食櫛切,𠀤音䜉。

又【集韻】【類篇】𠀤食律切,音術。義𠀤同。

【漢典】
【卷二】【齒】

𪗨 《說文解字》

【卷二】【齒】
《說文解字》

齚齒也。从齒出聲。仕乙切

《說文解字注》

(𪗨)齚齒也。謂齚物而外露之齒也。故從齒出。从齒。出聲。仕乙切。十五部。

【漢典】

𪗨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𪗨」說文‧齒部 「𪗨」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妷(zhi2)
    2. 侄(zhi2)
    3. 縶(zhi2)
    4. 犆(zhi2)
    5. 軄(zhi2)
    6. 潪(zhi2)
    7. 执(zhi2)
    8. 馽(zhi2)
    9. 摕(zhi2)
    10. 直(zhi2)
    11. 樴(zhi2)
    12. 䟈(zhi2)
同部首
    1. 齾
    2. 齕
    3. 齔
    4. 齓
    5. 齖
    6. 䶝
    7. 䶣
    8. 䶘
    9. 齩
    10. 齯
    11. 䶩
    12. 齶
同筆畫
    1. 鐦
    2. 躆
    3. 鰏
    4. 㘕
    5. 瀿
    6. 曤
    7. 饗
    8. 蘰
    9. 鶨
    10. 镴
    11. 鹺
    12. 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