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ú

jǔ

ㄐㄩˊ

ㄐㄩˇ

部首 臼

部外 0

總筆畫 7

匊 舉 裒

統一碼

筆順

擴展B U+26951

3211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wfvg

hpsm

nbaa

拼音 jú jǔ

注音 ㄐㄩˊ ㄐㄩˇ

部首 臼 部外 0總筆劃 7

擴展B 26951筆順 3211511

𦥑 基本解釋

● 𦥑

jú ㄐㄩˊ


  1. 叉手。
  2. 同「匊」。
【漢典】
【未集下】【臼】 𦥑·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𦥑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臼】 𦥑·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集韻】拘玉切,音拲。叉手也。

又【玉篇】古文匊字。註詳勹部六畫。

【漢典】
【卷三】【𦥑】

𦥑 《說文解字》

【卷三】【𦥑】
《說文解字》

叉手也。从𠀉、彐。凡𦥑之屬皆从𦥑。居玉切。

《說文解字注》

(𦥑)叉手也。又部曰:叉手,指相錯也。此云叉手者,謂手指正相向也。从𠀉彐。此亦從𠂇又而變之也。居玉切。三部。凡臼之屬皆从臼。〖注〗𠂩。

【漢典】

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𦥑」說文‧𦥑部 「𦥑」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匊
舉
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婅(ju2)
    2. 粷(ju2)
    3. 䡞(ju2)
    4. 局(ju2)
    5. 䰬(ju2)
    6. 焗(ju2)
    7. 郹(ju2)
    8. 㮂(ju2)
    9. 䜯(ju2)
    10. 驧(ju2)
    11. 䪕(ju2)
    12. 僪(ju2)
    13. 沮(ju3)
    14. 㐦(ju3)
    15. 踽(ju3)
    16. 榘(ju3)
    17. 筥(ju3)
    18. 䅓(ju3)
    19. 齟(ju3)
    20. 舉(ju3)
    21. 榉(ju3)
    22. 蒟(ju3)
    23. 擧(ju3)
    24. 㪯(ju3)
同部首
    1. 臿
    2. 舄
    3. 舉
    4. 舃
    5. 舅
    6. 舀
    7. 與
    8. 䑖
    9. 䑕
    10. 䑗
    11. 興
    12. 臽
同筆畫
    1. 㸪
    2. 㘬
    3. 钊
    4. 䒡
    5. 苄
    6. 沟
    7. 围
    8. 呋
    9. 纲
    10. 夿
    11. 社
    12. 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