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耳

部外 16

總筆畫 22

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60B

左右結構

122111321151134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bvwm

sjhoc

ceol

部首 耳 部外 16總筆劃 22

擴展B 2660B筆順 1221113211511342511134

𦘋 基本解釋

● 𦘋


  1. 同「聵」。《廣雅•釋訓》:「聾、𦘋,疾也。」按:「𦘋」是「聵」的篆文楷化字。
【漢典】
【未集中】【耳】 聵·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𦘋”字頭,请參考“聵”字。)
【未集中】【耳】 聵·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五怪切【韻會】魚怪切,𠀤音𩕕。【說文】聾也。【晉語】聾聵,不可使𦗟。【註】生而聾曰聵。 【類篇】或作𦖥。亦作𦗿。

【漢典】
【卷十二】【耳】

↳聵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𦘋”字頭,请參考“聵”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聾也。从耳貴聲。𦖥,聵或从㕟。五怪切〖注〗臣鉉等曰:當从𦳋省,義見𦳋字注。

《說文解字注》

(聵)聾也。國語曰:聾聵不可使聽。韋云: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从耳𧷈聲。五怪切。十五部。

(𦖥)聵或从㕟。許書㕟聲之字三,而逸㕟篆。

(𦘄)或从𧱏作。𧱏應改䇂省。說見豕部。

【漢典】

𦘋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耳
    2. 聹
    3. 耺
    4. 䎷
    5. 聠
    6. 䎼
    7. 聵
    8. 聣
    9. 聄
    10. 聗
    11. 䎺
    12. 聊
同筆畫
    1. 䂁
    2. 懿
    3. 䥫
    4. 䨈
    5. 䘉
    6. 䪈
    7. 鑍
    8. 䨶
    9. 鑇
    10. 儻
    11. 䵁
    12. 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