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3

總筆畫 6

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BBC

左右結構

25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kfyy

rdo

jds

部首 口 部外 3總筆劃 6

擴展B 20BBC筆順 251124

𠮼 基本解釋

● 𠮼


  1. 同「噭」。
【漢典】
【備考·丑集】【口】 𠮼·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𠮼 《康熙字典》

【備考·丑集】【口】 𠮼·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五音篇海】音噭。

【漢典】
【卷二】【口】

↳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𠮼」字頭,请參考「噭」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吼也。从口敫聲。一曰噭,呼也。古弔切

《說文解字注》

(噭)口也。口俗本譌吼。今正。史、漢貨殖傳皆云。馬蹄噭千。徐廣曰。噭、馬八髎也。小顏云。噭、口也。蹄與口共千則爲馬二百也。按以口釋噭。此必本說文。說文以口建首。下噭噣喙吻字皆與口字轉注相接。此全書之例也。通俗文、埤倉皆曰。尻骨謂之八髎。惟史記噭字從口。故徐以八髎釋之。尻亦得謂之口也。各本史記作躈。乃誤字耳。噭與竅音義相同。俗本說文作吼者、葢或識孔字於口字之旁。因誤倂爲一字。从口。敫聲。徐廣苦弔反。小顏江弔口釣二反。唐韵古弔切。二部。一曰噭、呼也。此別一義。呼當作嘑。字之誤也。嘑、號也。曲禮。母噭應。鄭曰。噭、號呼之聲也。呼亦當作嘑。俗寫通用耳。昭卄五年公羊傳曰。昭公於是噭然而哭。注。噭然、哭聲皃。釋文皆古弔反。

【漢典】

𠮼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啟
    2. 嚈
    3. 喝
    4. 嘲
    5. 叴
    6. 叽
    7. 咐
    8. 嗕
    9. 啥
    10. 嚣
    11. 㗇
    12. 嘩
同筆畫
    1. 耳
    2. 旭
    3. 忕
    4. 夹
    5. 劤
    6. 岋
    7. 㢪
    8. 汤
    9. 死
    10. 犲
    11. 㐺
    12. 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