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ōng

ㄓㄨㄥ

部首 八

部外 4

總筆畫 6

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508

上下結構

35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wkhj

cl

oji

拼音 zhōng

注音 ㄓㄨㄥ

部首 八 部外 4總筆劃 6

擴展B 20508筆順 352512

𠔈 基本解釋

● 𠔈


  1. 同「中」。
【漢典】
【子集下】【八】 𠔈·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𠔈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 𠔈·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字彙補】同中。

【漢典】
【卷一】【丨】

↳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𠔈」字頭,请參考「中」字:)
【卷一】【丨】
《說文解字》

内也。从口。丨,上下通。𠁧,古文中。𠁩,籒文中。陟弓切

《說文解字注》

(中)內也。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别於外之辭也,别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爲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从口丨。下上通也。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从口,音圍。衞宏説:𤰆(用)字从卜中。則中之不从口明矣。俗皆从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𠁧)古文中。此字可疑,豈淺人誤以屈中之虫入此歟。

【漢典】

𠔈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斔(zhong1)
    2. 柊(zhong1)
    3. 炂(zhong1)
    4. 㹣(zhong1)
    5. 蹱(zhong1)
    6. 舯(zhong1)
    7. 螽(zhong1)
    8. 汷(zhong1)
    9. 忠(zhong1)
    10. 衳(zhong1)
    11. 夂(zhong1)
    12. 銿(zhong1)
同部首
    1. 八
    2. 共
    3. 龹
    4. 兮
    5. 羡
    6. 㒸
    7. 典
    8. 㒵
    9. 冀
    10. 美
    11. 義
    12. 兺
同筆畫
    1. 纣
    2. 㒲
    3. 扡
    4. 访
    5. 灯
    6. 讶
    7. 㞮
    8. 邨
    9. 旨
    10. 杀
    11. 伎
    12. 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