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亠

部外 27

總筆畫 29

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1A1

上下结构

4132112512515114512341234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ywfo

yhbf

snfu

部首 亠 部外 27總筆劃 29

統一碼 201A1筆順 41321125125151145123412344444

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𠆡

  1. 同“爨”。
© 漢典
【巳集中】【火】 爨·康熙筆画:29 ·部外筆画:25

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𠆡”字頭,請參考“爨”字。)
【巳集中】【火】 爨·康熙筆画:29 ·部外筆画:25

〔古文〕𤑖【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𠀤音𥨥。【說文】齊謂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玉篇】竈也。【詩·小雅】執爨踖踖。【傳】爨,饔爨,稟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註】爨,今之竈。主於其竈煑物。【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註】爨,火上。

又姓。【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詳熶字註。

又取絹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義同。【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註】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註:爨,炊也。及孟子,以𨥏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 漢典
【卷三】【爨】

爨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𠆡”字頭,請參考“爨”字:)
【卷三】【爨】
『說文解字』

齊謂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内火。凡爨之屬皆从爨。𤏷,籒文爨省。七亂切

『說文解字注』

(爨)齊謂炊爨。各本謂下衍之字,今正。火部曰:炊,爨也。然則二字互相訓。孟子趙注曰:爨,炊也。齊謂炊爨者,齊人謂炊曰爨。古言謂則不言曰,如毛傳婦人謂嫁歸是也。特牲、少牢禮注皆曰:爨,竈也。此因爨必於竈,故謂竈爲爨。禮器燔柴於爨同。楚茨傳曰:爨,饔爨廩爨也。此謂竈。又曰:踖踖,爨竈有容也。此謂炊。象持甑。中似甑,臼持之。今本譌臼。冖爲竈口,推林內火。林,柴也。內同納。凡爨之屬皆从爨。七亂切。十四部。


(𤏷)籒文爨省。然則爨本古文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产
    2. 亵
    3. 离
    4. 六
    5. 變
    6. 亶
    7. 亦
    8. 率
    9. 京
    10. 亮
    11. 兖
    12. 亥
同筆畫
    1. 讟
    2. 虋
    3. 鸜
    4. 䰖
    5. 钃
    6. 纞
    7. 䥹
    8. 䯁
    9. 麷
    10. 驪
    11. 靏
    12. 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