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ān

qián

ㄍㄢ

ㄑㄧㄢˊ

部首 乙

部外 19

總筆畫 20

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10B

左右結構

12251125111251115315

五筆

倉頡

鄭碼

ajjn

mson

bimy

拼音 gān qián

注音 ㄍㄢ ㄑㄧㄢˊ

部首 乙 部外 19總筆劃 20

擴展B 2010B筆順 12251125111251115315

𠄋 基本解釋

● 𠄋


  1. 「𠄊」的訛字。《字彙補•乙部》:「𠄋,《集韻》:『古乾字』。」按:《集韻•㒨韻》作「𠄊」。
【漢典】
【子集上】【乙】 𠄋·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9

𠄋 《康熙字典》

【子集上】【乙】 𠄋·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9

【集韻】乾古作𠄋。註詳十畫。

【漢典】
【卷十四】【乙】

↳乾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𠄋」字頭,请參考「乾」字:)
【卷十四】【乙】
《說文解字》

上出也。从乙。乙,物之達也。倝聲。𠄃,籒文乾。渠焉切。又,古寒切〖注〗漧、𠄋,古文。

《說文解字注》

(乾)上出也。此乾字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以後,乃用爲卦名。而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於上出。上出爲乾,下注則爲溼,故乾與溼相對。俗别其音,古無是也。从乙。乙,物之𨔶也。釋从乙之恉。物𨔶則上出矣。倝聲。倝者,日始出光倝倝也。然則形聲中有會意焉。渠焉切。又古寒切。十四部。

(𠄊)籒文乾。葢籒文倝。故籒文朝,籒文乾皆从之。

【漢典】

𠄋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酐(gan1)
    2. 漧(gan1)
    3. 凲(gan1)
    4. 杆(gan1)
    5. 尶(gan1)
    6. 矸(gan1)
    7. 坩(gan1)
    8. 玕(gan1)
    9. 尷(gan1)
    10. 筸(gan1)
    11. 玵(gan1)
    12. 忓(gan1)
    13. 䁮(qian2)
    14. 钱(qian2)
    15. 䍉(qian2)
    16. 鈐(qian2)
    17. 鎆(qian2)
    18. 媊(qian2)
    19. 䈤(qian2)
    20. 荨(qian2)
    21. 煔(qian2)
    22. 钳(qian2)
    23. 潜(qian2)
    24. 箝(qian2)
同部首
    1. 乛
    2. 㐙
    3. 㐒
    4. 㐍
    5. 乷
    6. 乴
    7. 乩
    8. 乞
    9. 㐞
    10. 乫
    11. 书
    12. 㐓
同筆畫
    1. 䱭
    2. 鹹
    3. 饗
    4. 瀷
    5. 蠚
    6. 鏼
    7. 爔
    8. 鶻
    9. 鳞
    10. 齣
    11. 㰉
    12. 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