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uó

ㄊㄨㄛˊ

部首 黽

部外 12

總筆畫 20

繁體 鼉

鼉 𪓸 𪓽 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F0D

上下結構

25125125121125125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kln

xrrwm

jjkz

66716

拼音 tuó

注音 ㄊㄨㄛˊ

部首 黽 部外 8總筆劃 20

基本區 9F0D筆順 25125125121125125115

標

鼍 基本解釋

● 鼍

(鼉)

tuó ㄊㄨㄛˊ


  1. 「鼉」的簡化字。

英語 large reptile, water lizard

德語 (English: large water lizard)​

法語 crocodile

【漢典】

鼍 詳細解釋

見「鼉」。

【漢典】
【亥集下】【黽】 鼉·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2

↳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鼍」字頭,请參考「鼉」字。)
【亥集下】【黽】 鼉·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2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說文】水蟲。【陸璣云】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詩·大雅】鼉鼓逢逢。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

又鼉欲雨則鳴,里俗以鼉識雨。【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

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

又時戰切,音繕。義𠀤同。

又叶徒沿切,音田。【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春獻王鮪,夏薦𪔀黿。

 

【漢典】
【卷十三】【黽】

↳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鼍」字頭,请參考「鼉」字:)
【卷十三】【黽】
《說文解字》

水蟲。似蜥易,長大。从黽單聲。徒何切〖注〗𪓽。

《說文解字注》

(鼉)水蟲。佀蜥易,長丈所。所字依太平御覽補,丈所猶丈許也。大雅靈臺傳曰:鼉,魚屬。馬部驒下曰:靑驪白鱗文如鼉魚。許依毛謂之鼍魚也。皮可爲𡔷。四字本在魚部鱓下。由古多用鱓爲鼉,而淺人注之也。今移此。詩,鼉𡔷韸韸。史記樹靈鼉之𡔷。从黽單聲。徒何切。古在十四部。唐干切。

【漢典】

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o˧˥

粤语 to4潮州话 to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鼉」。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鼉」 後2.37.13「鼉」 郘弋黑鐘春秋晚期集成226「鼉」 說文‧黽部「鼉」 「鼍」「鼍」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鼉
𪓸
𪓽
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鴕(tuo2)
    2. 沲(tuo2)
    3. 䍫(tuo2)
    4. 紽(tuo2)
    5. 詑(tuo2)
    6. 駄(tuo2)
    7. 沱(tuo2)
    8. 佗(tuo2)
    9. 阤(tuo2)
    10. 䰿(tuo2)
    11. 袉(tuo2)
    12. 槖(tuo2)
同部首
    1. 䵸
    2. 䵶
    3. 鼃
    4. 黽
    5. 鼇
    6. 䵹
    7. 鼅
    8. 鼉
    9. 鼊
    10. 鼋
    11. 鼀
    12. 鼄
同筆畫
    1. 鰑
    2. 鰚
    3. 䫩
    4. 𠐼
    5. 鐕
    6. 䒉
    7. 鏿
    8. 顠
    9. 孀
    10. 䥒
    11. 櫴
    12. 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