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áo

ㄠˊ

部首 黽

部外 10

總筆畫 23

鰲 𪓴 𪓶 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F07

上下結構

11215331342511251211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qtv|gqtx

gkrxu

cimw

58717

拼音 áo

注音 ㄠˊ

部首 黽 部外 10總筆劃 22

基本區 9F07筆順 11215331342511251211511

通

鼇 基本解釋

● 鼇

áo ㄠˊ


  1. 海中大鱉。傳說能負山。《説文新附•黽部》:「鼇,海大鼈也。」《玉篇•黽部》:「鼇,傅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

英語 huge sea turtle

法語 tortue de mer mythologique

【漢典】

鼇 國語辭典

鼇ㄠˊáo
名
  1. 一種海中的大龜。《玉篇·黽部》:「鼇,傳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楚辭·屈原·天問》:「鼇載山抃,何以安之?」唐·白居易〈題海圖屏風〉詩:「突兀海底鼇,首冠三神丘。」

【漢典】
【亥集下】【黽】 鼇·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0

鼇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黽】 鼇·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0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𠀤音敖。【說文】海中大鱉也。【玉篇】傳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史記·三皇本紀】女媧氏斷鼇足,以立四極。 俗作鰲,非是。

【漢典】
【卷十三】【黽】

鼇 《說文解字》

【卷十三】【黽】
《說文解字》

海大鼈也。从黽敖聲。五牢切〖注〗《字彙補》𪓾:與鼇同。文一 新附

【漢典】

鼇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ɑu˧˥ 唐代读音 ngɑu日语读音 OOGAME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오

客家话 [海陆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宝安腔] ngau2 [梅县腔]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粤语 ngou4潮州话 ngau5

近代音 疑母 蕭豪韻 平聲陽 鼇小空;中古音 疑母 豪韻 平聲 敖小韻 五勞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豪部 ;王力系统:疑母 宵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鼇」 說文‧黽部       「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鰲
𪓴
𪓶
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嶅(ao2)
    2. 䥝(ao2)
    3. 㠂(ao2)
    4. 慠(ao2)
    5. 嗷(ao2)
    6. 螯(ao2)
    7. 翺(ao2)
    8. 廒(ao2)
    9. 熬(ao2)
    10. 遨(ao2)
    11. 鏕(ao2)
    12. 蔜(ao2)
同部首
    1. 鼉
    2. 䵷
    3. 鼈
    4. 鼀
    5. 䵹
    6. 鼋
    7. 黿
    8. 鼄
    9. 䵸
    10. 黽
    11. 鼍
    12. 鼆
同筆畫
    1. 䲀
    2. 蘸
    3. 黱
    4. 玁
    5. 鷵
    6. 欋
    7. 讀
    8. 艫
    9. 籝
    10. 顩
    11. 鑅
    12. 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