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àng

ㄅㄤˋ

部首 言

部外 10

總筆畫 12

繁體 謗

謗 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24

左右結構

454143454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upy|yyuy

ivybs

ssws

30727

拼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部首 言 部外 10總筆劃 12

基本區 8C24筆順 454143454153

次 標

谤 基本解釋

● 謗

(謗)

bàng ㄅㄤˋ


  1. 惡意攻擊別人,說別人的壞話:~譏。~訕。~議。~毀。誹~。
  2. 責備:~木(傳說中舜設立的供人寫諫言的木牌,後代仿效。亦稱「華表木」)。「厲王虐,國人~王」。

英語 slander, libel

法語 médire,vilipender,diffamer

【漢典】

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謗

謗 bàng

動

(1) (形聲兼會意。從言,旁聲。本義:在背後公開地議論或批評某人的短處)

(2) 同本義 [criticise openly]

謗,毀也。——《說文》。按,謗者道人之實,事與誣譖不同。大言曰謗,小言曰誹,曰譏。

厲王虐,國人謗王。——《國語·周語上》

有能謗譏於市朝。——《戰國策·齊策》

以致天下怨謗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 又如:謗書(攻擊別人或揭發別人隱私的文書;亦專指《史記》)

(4) 誹謗 [defame;slander]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是故事修而謗興。——唐· 韓愈《原毀》

(5) 又如:謗言(公開指責他人的話。同謗議);謗譽(毀謗或讚譽)

(6) 詛咒 [curse]

進胙者莫不謗令尹。——《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常用詞組


謗訕謗議
【漢典】
【酉集上】【言】 謗·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谤」字頭,请參考「謗」字。)
【酉集上】【言】 謗·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浪切,牓去聲。【說文】毀也。【廣雅】惡也。【玉篇】誹也,對也。人道其惡也。【增韻】訕也。【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史記·孝文紀】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戰國策】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又【集韻】【韻會】𠀤逋旁切,牓平聲。義同。 【正字通】本作𧩂。字彙从俗作謗,非。

【漢典】
【卷三】【言】

↳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谤」字頭,请參考「謗」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毀也。从言㫄聲。補浪切

《說文解字注》

(謗)毁也。謗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過其實。諭語。子貢方人。假方爲謗。从言。旁聲。補浪切。十部。

【漢典】

谤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ɑŋ˥˧

粤语 pong3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谤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謗」。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謗」 說文‧言部「謗」 睡.為8「謗」 「谤」「谤」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謗
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㯁(bang4)
    2. 䂜(bang4)
    3. 蒡(bang4)
    4. 玤(bang4)
    5. 縍(bang4)
    6. 镑(bang4)
    7. 蜯(bang4)
    8. 傍(bang4)
    9. 塝(bang4)
    10. 䰷(bang4)
    11. 㾦(bang4)
    12. 磅(bang4)
同部首
    1. 谇
    2. 误
    3. 让
    4. 调
    5. 诧
    6. 谳
    7. 谎
    8. 试
    9. 识
    10. 谐
    11. 诘
    12. 诖
同筆畫
    1. 塂
    2. 欺
    3. 筃
    4. 㕠
    5. 鈠
    6. 湱
    7. 硫
    8. 𠗹
    9. 镻
    10. 琽
    11. 崾
    12. 㺆
初中古詩詞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