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ì

ㄧˋ

部首 言

部外 5

總筆畫 7

繁體 譯

譯 訳 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D1

左右結構

4554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cfh|ycgh

iveq

sxbi

37754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言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8BD1筆順 4554112

常 標

译 基本解釋

● 譯

(譯)

yì ㄧˋ


  1. 把一種語言文字依照原義改變成另一種語言文字:~本。~文。~注。~著。~制。~音。口~。筆~。意~。直~。翻~。
  2. 解釋;闡述。

英語 translate; decode; encode

德語 übersetzen, dolmetschen (V)

法語 traduire,interpréter

【漢典】
【酉集上】【言】 譯·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译」字頭,请參考「譯」字。)
【酉集上】【言】 譯·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唐韻】羊昔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繹。【說文】傳譯四夷之言者。【揚子·方言】傳也。

又見也。【註】傳宣語卽相見。【禮·王制】北方曰譯。【疏】通傳北方語官謂之譯。譯,𨻰也。謂𨻰說外內之言。劉氏曰:譯,釋也。猶言謄也。謂以彼此言語相謄釋而通之也。越裳氏重九譯而朝是也。【周禮·秋官·象胥·賈疏】北方曰譯者,譯卽易,謂換易言語,使相解也。

又【正字通】凡詁釋經義亦曰譯。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

又典屬國屬官有九譯令。

又叶弋灼切,音藥。【張華·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莫不駿奔稽顙,委質重譯。 【說文】本作𧬳。

【漢典】
【卷三】【言】

↳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译」字頭,请參考「譯」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傳譯四夷之言者。从言睪聲。羊昔切

《說文解字注》

(譯)傳四夷之語者。依李善、徐堅訂。方言:譯,傳也。王制曰: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从言睪聲。羊昔切。古音在五部。

【漢典】

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粤语 jik6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譯」。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譯」 郭.成.27「譯」 說文‧言部「譯」 「译」「译」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譯
訳
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㞾(yi4)
    2. 㑥(yi4)
    3. 億(yi4)
    4. 劮(yi4)
    5. 霬(yi4)
    6. 嫕(yi4)
    7. 佚(yi4)
    8. 獈(yi4)
    9. 疫(yi4)
    10. 藝(yi4)
    11. 嗌(yi4)
    12. 㣂(yi4)
同部首
    1. 诗
    2. 诣
    3. 讨
    4. 诸
    5. 讠
    6. 讦
    7. 试
    8. 许
    9. 诱
    10. 谝
    11. 谄
    12. 谐
同筆畫
    1. 狅
    2. 钌
    3. 㝑
    4. 㧐
    5. 兌
    6. 岕
    7. 奀
    8. 园
    9. 㳊
    10. 阷
    11. 址
    12. 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