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xí

ㄒㄧˊ

部首 言

部外 11

總筆畫 18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B35

左右结构

4111251541541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nrg

yrsma

syyn

07662

拼音 xí

注音 ㄒㄧˊ

部首 言 部外 11總筆劃 18

統一碼 8B35筆順 411125154154132511

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謵

xí ㄒㄧˊ

     ◎ 用言語威嚇:“夫復~不餽而忘人。”

© 漢典

謵 國語辭典

謵ㄒㄧˊxí
動
  1. 用言辭威嚇,使人恐懼。《說文解字·言部》:「謵,言謵讋也。」

  2. 責備。《莊子·庚桑楚》:「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

© 漢典
【酉集上】【言】 謵·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謵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謵·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集韻】席入切,音習。【說文】言謵讋也。

又與習同。【莊子·庚桑楚】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爲天人矣。【註】猶服習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𠀤襜入聲。謵讋,言不正也。

又小語也。

又【玉篇】丑涉切【集韻】勑涉切,𠀤音鍤。義同。

© 漢典
【卷三】【言】

謵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言謵讋也。从言習聲。秦入切

『說文解字注』

(謵)言謵讋也。疑上文失气言之上當有謵讋二字。曡韵字也。从言。習聲。秦入切。七部。

© 漢典

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近代音 中古音 穿昌母 葉韻 入聲 謵小韻 叱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合部 ;王力系统:邪母 緝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謵」 說文‧言部「謵」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䀘(xi2)
    2. 㔒(xi2)
    3. 霫(xi2)
    4. 襲(xi2)
    5. 蒵(xi2)
    6. 檄(xi2)
    7. 蓆(xi2)
    8. 鰼(xi2)
    9. 喺(xi2)
    10. 袭(xi2)
    11. 㳧(xi2)
    12. 趘(xi2)
同部首
    1. 謋
    2. 讞
    3. 詡
    4. 試
    5. 詺
    6. 讂
    7. 証
    8. 䚼
    9. 諅
    10. 䛡
    11. 譴
    12. 詞
同筆畫
    1. 䫥
    2. 繛
    3. 観
    4. 䀘
    5. 簣
    6. 醦
    7. 䑆
    8. 趪
    9. 醩
    10. 懵
    11. 蟛
    12. 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