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gē

ㄍㄜ

部首 衣

部外 6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8BC

左右結構

4523435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utk

lher

wtrj

37264

拼音 gē

注音 ㄍㄜ

部首 衣 部外 6總筆劃 11

基本區 88BC筆順 45234354251

標

袼 基本解釋

● 袼

gē ㄍㄜˉ


  1. 〔~褙〕用紙或布裱糊成的厚片,多用來做紙盒、布鞋等。亦作「隔褙」(「褙」均讀輕聲)〕
  2. 袖子的腋縫處,俗稱「掛肩」。
【漢典】

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袼 gē

名

(1) 衣袖靠腋下的部分,俗謂掛肩 [sleeve armpit part]

袼,袖也。——《廣雅》

繄袼,次衣也。

(2) 又如:袼褙

常用詞組


袼褙
【漢典】
【申集下】【衣】 袼·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袼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袼·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盧各切,音落。䙔袼。【揚子·方言】𧜤袼謂之䙔。【郭註】卽小兒㳄衣也。

又【集韻】剛隺切,音各。袖也。【廣韻】袂也。

又袼䘸也。【禮·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註】袼,衣袂當掖之縫也。

【漢典】

袼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ɤ˥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ok7 gok7 [客英字典] lok7 get7 lok8 [海陆腔] lok7 gok7粤语 gok3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鐸韻 入聲 落小韻 盧各切 一等 開口;見母 鐸韻 入聲 各小韻 古落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鐸部 ;王力系统:見母 鐸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袼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彁(ge1)
    2. 纥(ge1)
    3. 仡(ge1)
    4. 圪(ge1)
    5. 䬣(ge1)
    6. 戓(ge1)
    7. 㢦(ge1)
    8. 擱(ge1)
    9. 鴿(ge1)
    10. 咯(ge1)
    11. 滒(ge1)
    12. 牫(ge1)
同部首
    1. 袘
    2. 䙘
    3. 褛
    4. 衩
    5. 袥
    6. 袱
    7. 䙃
    8. 裥
    9. 䘠
    10. 裷
    11. 襉
    12. 䙔
同筆畫
    1. 貮
    2. 皑
    3. 㲖
    4. 䝗
    5. 徛
    6. 捭
    7. 㐡
    8. 淄
    9. 梣
    10. 耜
    11. 𠋗
    12. 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