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ān

ㄏㄢ

部首 虫

部外 5

總筆畫 11

魽 𩼉 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6B6

左右結構

25121412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afg|jfg

litm

ieb

54170

拼音 hān

注音 ㄏㄢ

部首 虫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86B6筆順 25121412211

通 標

蚶 基本解釋

● 蚶

hān ㄏㄢˉ


  1. 〔~子〕軟體動物,介殼厚而堅實,生活在淺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鮮美。亦稱「魁蛤」;俗稱「瓦壟子」、「瓦楞子」。

英語 kind of clam, arca inflata

德語 Archenmuschel (lat: Arca)​ (S, Bio)

法語 palourde

【漢典】

蚶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蚶 hān

名

(1) 動物名。俗叫瓦壟子或瓦楞子,又叫魁蛤 [blood clam;ark shell],蚶屬的軟體動物,介殼厚,稍呈心臟形,自殼頂出隆起的放射縱線四十多條,像瓦壟。生活在淺海泥沙中,肉味鮮美。通稱「蚶子」

[何胤]疑食蚶蠣。——《南齊書·周顆傳》

(2) 又如:蚶菜(赤貝的一種);蚶醬(蚶肉製成的醬)

【漢典】

蚶 國語辭典

蚶ㄏㄢhān
名
  1. 動物名。軟體動物門斧足綱蚌屬。外殼淡褐色,肉白可食。生活在淺海泥沙中,可人工養殖。也稱為「魁蛤」、「蚶子」。因其介殼厚且堅硬,有縱線突起,像屋瓦的楞角,故俗稱為「瓦楞子」。《爾雅·釋魚》「魁陸」句下晉·郭璞·注:「《本草》云:『魁狀如海蛤,圓而厚,外有理縱橫。即今之蚶也。』」

【漢典】
【申集中】【虫】 蚶·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蚶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蚶·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呼談切【集韻】【韻會】呼甘切,𠀤音憨。【爾雅·釋魚】魁陸。【註】《本草》云:魁狀如海蛤,圓而厚,外有理縱橫,卽今之蚶也。【郭璞·江賦】洪蚶專車。【註】蚶則徑四尺,背似瓦壟有文。【唐書·孔戣傳】明州歲貢淡菜、蚶蛤之屬。

又【集韻】沽三切,音甘。螺之小者。

又胡甘切,音函。義同。 或作蜬、魽。

【漢典】

蚶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Ąn˥ 日语读音 AKAGA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gam1 ham1 [客英字典] ham1 [海陆腔] gam1 ham1 [客语拼音字汇] ham1 [梅县腔] ham1粤语 ham1

吴语 赣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蚶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魽
𩼉
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魽(han1)
    2. 頇(han1)
    3. 馠(han1)
    4. 哻(han1)
    5. 酣(han1)
    6. 憨(han1)
    7. 谽(han1)
    8. 嫨(han1)
    9. 顸(han1)
    10. 犴(han1)
    11. 歛(han1)
    12. 鼾(han1)
同部首
    1. 蚭
    2. 蟭
    3. 蟐
    4. 蚲
    5. 虯
    6. 䗋
    7. 䗷
    8. 蟒
    9. 蚖
    10. 蜯
    11. 蜉
    12. 螼
同筆畫
    1. 隐
    2. 赦
    3. 笞
    4. 崛
    5. 掎
    6. 㳻
    7. 馆
    8. 梇
    9. 崫
    10. 桵
    11. 焎
    12. 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