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nà

ㄋㄚˋ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B3

上下结构

122554444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xmw

tvfb

ezlo

44927

拼音 nà

注音 ㄋㄚˋ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84B3筆順 1225544442534

蒳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蒳

nà ㄋㄚˋ

     ◎ 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葉如棕櫚。

© 漢典

蒳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蒳 nà

〈名〉

植物名。蒳子。棕櫚科檳榔屬的一種 [name of a plant]

蒳,草樹也,葉如桳櫚而小,三月採其葉細破陰乾之,味近苦而有甘。——《文選》劉良注引《異物志》

© 漢典
【申集上】【艸】 蒳·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蒳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蒳·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奴荅切,音納。香草。【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蔲。【註】蒳,草樹也,葉如栟櫚而小,採其葉隂乾之,幷雞舌香食,益美。

又【齊民要術】山㯽榔,一名蒳子。

又芥蒳,香名。

© 漢典

蒳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ɑ˥˧

客家话 [海陆腔] nap8 [客英字典] nap8 [台湾四县腔] nap8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蒳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魶(na4)
    2. 鈉(na4)
    3. 纳(na4)
    4. 䪏(na4)
    5. 衲(na4)
    6. 娜(na4)
    7. 䈫(na4)
    8. 肭(na4)
    9. 㴸(na4)
    10. 钠(na4)
    11. 笝(na4)
    12. 吶(na4)
同部首
    1. 芺
    2. 萚
    3. 苯
    4. 茴
    5. 茔
    6. 茮
    7. 蓳
    8. 薹
    9. 蒟
    10. 荚
    11. 落
    12. 芨
同筆畫
    1. 䃇
    2. 㑽
    3. 馱
    4. 靶
    5. 㷙
    6. 蓀
    7. 䐓
    8. 䃅
    9. 嗆
    10. 䘸
    11. 鉥
    12. 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