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ǎo

ㄠˇ

部首 艹

部外 4

总笔画 7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2BA

上下结构

1223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tdu

thk

emgd

44804

拼音 ǎo

注音 ㄠˇ

部首 艹 部外 4总笔画 7

基本区 82BA笔顺 1223134

芺 基本解释

● 芺

ǎo ㄠˇ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苦芺”,嫩苗可食用。
【漢典】

芺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芺 ǎo

名

即苦芺 [ovalleaf thistle],亦称钩芺。一种菊科蓟属的宿根草( Cirsium ovalifolium ),叶有锐锯齿,初生可食

【漢典】

芺 國語辭典

芺ㄧㄠyāo
名
  1. 一種草。可供食用。《說文解字·艸部》:「芺,草也。味苦,江南食之以下氣。」《爾雅·釋草》「鉤芺」句下漢·鄭玄·注:「鉤芺,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臺,似薊,初生可食。」宋·邢昺·疏:「鉤芺,一名鉤,一名芺。」

【漢典】
【申集上】【艸】 芺·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芺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芺·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玉篇】烏老切【唐韻】烏皓切,𠀤音襖。【說文】苦芺,草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氣。

又【集韻】於兆切,音夭。【爾雅·釋草】鉤芺。【疏】薊類,一名鉤,一名芺。【郭註】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臺,初生可食。

又于到切,音奧。義同。

【漢典】
【卷一】【艸】

芺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气。从艸夭聲。烏皓切

《說文解字注》

(芺)艸也。味苦。江南食之㠯下气。名醫別錄云。苦芺主桼瘡。不云可下氣。漢人謂䂊章長沙爲江南。从艸。夭聲。烏浩切。二部。

【漢典】

芺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ɑu˨˩˦ 日语读音 AZAMI

客家话 [海陆腔] rau1 [客英字典] jau3 [台湾四县腔] jeu1 jau1粤语 ngou3 ou3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小韻 上聲 夭小韻 於兆切 三等 開口;影母 晧韻 上聲 襖小韻 烏晧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豪部 ;王力系统:影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芺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芺」 上(2).子.12「芺」 說文‧艸部「芺」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郩(ao3)
    2. 艹(ao3)
    3. 襖(ao3)
    4. 抝(ao3)
    5. 㤇(ao3)
    6. 䐿(ao3)
    7. 䴈(ao3)
    8. 媪(ao3)
    9. 䯠(ao3)
    10. 㑃(ao3)
    11. 䞝(ao3)
    12. 媼(ao3)
同部首
    1. 䕖
    2. 蔂
    3. 葥
    4. 䕻
    5. 荒
    6. 荧
    7. 蔮
    8. 蒱
    9. 菲
    10. 萀
    11. 蓾
    12. 芥
同笔画
    1. 诃
    2. 㕵
    3. 迊
    4. 佘
    5. 攼
    6. 吪
    7. 㐬
    8. 氙
    9. 𠖂
    10. 秀
    11. 妙
    12. 杌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