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ǒng

ㄓㄨㄥˇ

部首 肉

部外 4

總筆畫 8

繁體 腫

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0BF

左右結構

3511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khh

bl

qji

75206

拼音 zhǒng

注音 ㄓㄨㄥˇ

部首 肉 部外 4總筆劃 8

基本區 80BF筆順 35112512

常 標

肿 基本解釋

● 肿

(腫)

zhǒng ㄓㄨㄥˇ


  1. 「腫」的簡化字。

英語 swell; swollen; swelling

德語 geschwollen (V)

法語 enfler,gonfler

【漢典】

肿 詳細解釋

見「腫」。

【漢典】
【未集下】【肉】 腫·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肿」字頭,请參考「腫」字。)
【未集下】【肉】 腫·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𠀤音種。【說文】癰也。【廣韻】疾也。【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註】腫瘍,㿈而上生創者。【爾雅·釋訓】腫足爲尰。【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又膚肉浮滿也。【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𦡈腫。【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後漢·梁皇后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又【釋名】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

又【增韻】脹也。【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又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註】瘣也。

【漢典】
【卷四】【肉】

↳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肿」字頭,请參考「腫」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癰也。从肉重聲。之隴切

《說文解字注》

(腫)癰也。𤕫部曰:癰,腫也。瘍醫注曰:腫瘍癰而上生創者。按凡膨脹粗大者謂之雍腫。生民毛傳:種,雍腫也。莊子說木盤癭曰雍腫。雍俗作擁。从肉重聲。之隴切。九部。

【漢典】

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ŋ˨˩˦

粤语 zung2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腫」。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腫」 說文‧肉部「腫」 「肿」「肿」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冢(zhong3)
    2. 尰(zhong3)
    3. 踵(zhong3)
    4. 種(zhong3)
    5. 㣫(zhong3)
    6. 穜(zhong3)
    7. 煄(zhong3)
    8. 腫(zhong3)
    9. 歱(zhong3)
    10. 瘇(zhong3)
    11. 种(zhong3)
    12. 徸(zhong3)
同部首
    1. 胣
    2. 膼
    3. 朎
    4. 胯
    5. 䐄
    6. 肝
    7. 胮
    8. 朦
    9. 腃
    10. 胟
    11. 膏
    12. 腚
同筆畫
    1. 苑
    2. 枧
    3. 诙
    4. 抻
    5. 䄨
    6. 姑
    7. 砀
    8. 岨
    9. 𠕗
    10. 抵
    11. 㶦
    12. 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